:::
2024/04/30 

國防焦點

空軍救護隊聞聲救苦 守護國人
救護士執行實機操作訓練,須克服直升機帶來的懸停風壓,流暢完成擔架、吊籃、吊圈及人員出艙等程序。(記者李德威攝)

記者李德威/專題報導

 此次0403花蓮震災,載運台電技術人員及衛星通信裝備、物資馳援災區電力搶修任務的空軍救護隊,總在第一時間投入救災行動,義無反顧、撫慰民心。這支默默以守護國人生命安全為職責的海鷗部隊,經常上山下海,穿梭於險惡環境,在分秒必爭的狀態下,迅速完成傷患救援任務。空軍救護隊平時除落實駐地訓練,也致力各項專業技術考核評鑑,期能隨時投入人道救援,展現海鷗慈航、聞聲救苦的守護精神。

各司其職 發揮專業救援能量 

 空軍救護隊去年榮獲第6屆政府服務獎「社會關懷服務」獎項,其犧牲奉獻的精神與救護成效受各界肯定。由於空軍救護隊出動救援的地點,常為高海拔山區、海上等交通不易到達之處。一般而言,救護隊成員從接獲命令到起飛,日間須在25分鐘內完成,而夜間亦要在45分鐘完成。而出動救援任務的編制通常為5人,分別為正駕駛、副駕駛、機工長,以及航空救護士2名。其中,正駕駛擔任指揮官,執行命令下達及機體操作;副駕駛則負責回報航向及高度等資訊,並協助正駕駛穩定機身;機工長則全般掌握機體狀況,並完善整備掛勾、繩索與吊環,使航空救護士得以安全進行擔架與吊籃吊掛作業。

 其中,航空救護士除要具備救生員、海上證照外,亦具備中級救護技術員(EMT-2)以上資格,另也特別著重救護士的游泳技能,須在30分鐘內完成1000公尺徒手游泳,以因應海上、溪流等水域環境救援任務。此外,救護士還須完成UH-60M、S-70C-6及EC-225等3型機種的操作訓練,內容包含機艙吊掛課目及相關醫療處置。身為唯一要出機艙的機組人員,救護士在執行實機操作前,還得先完成地面模擬演練,透過棚廠內的天車執行擔架、吊籃等相關操作,增加操作熟稔度,提升操作安全。

 在執行實機操作訓練部分,除克服直升機帶來的懸停風壓,流暢完成擔架、吊籃、吊圈及人員出艙等程序,更要在機艙搖晃下,依程序完成傷患的傷情評估。而在執行EC-225直升機實機操作時,更要限時在90分鐘內完成AAT緊急醫療模組,以利完善後續傷患照護。

 此外,正、副駕駛每年要定期完成基礎、任務及儀器考核。其中,在任務考核方面則依環境、救援任務不同,執行「高高度訓練」、「海上日夜訓」等考核評鑑。其中,在面對高度訓練時,由於高山地勢複雜,易生落山風、上升氣流等複雜風向,正駕駛要能維持機身穩定與懸停滯空,副駕駛則勘察周遭地勢,選擇適合地點落地救援,兩者相互合作,將危險降至最低。而在海上訓練時,由於海面幅員廣闊,僅依靠國搜中心提供之搜救點,並由正、副駕駛視察航線,並掌握海象、洋流流向,取得傷患及船隻動向,才可進一步將傷患迅速救起,完成救援任務。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