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9 

社論

【社論】洗手罩口抗病毒 焦慮悲觀傷心緒

 近期以來,臺灣本土新冠病例激增。隨著各地陸續進入三級或準三級防疫警戒,國人自發性強化防疫措施,但整體社會氛圍,也充滿焦慮。如何在嚴陣以待的公衛管制措施中,仍能以樂觀、理性的思辨,維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是對抗病毒擴散同時,必須重視的另一個重大課題。

 《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近期刊出一篇題為「你感受到的那份難受,其實是悲傷」專文。其原始版在美國新冠疫情最嚴重期間,曾獲得突破百萬點閱率,是相關文章中最受歡迎的一篇。內文以專訪全球研究悲傷情緒專家大衛.凱斯勒(David Kessler)的形式,分析在疫情爆發之際,多數公眾的心理狀態,認為面對未知、失控疫病帶來的衝擊,個體的安全感被破壞,容易產生一種通常是面對死亡時,才會有的「預期性悲傷」。尤其重要的,是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導致此種悲傷,幾乎成為整個人類社會共同的情緒。當高度不健康的預期性悲傷,持續盤據心靈時,就可能產生焦慮、悲觀的狀態。

 觀察近日臺灣社會輿情,確實可以感受到此種氛圍。尤其是當事者若無法真正釐清,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就很容易表現出或煩躁、或憂鬱,時而憤憤難平、時而自憐自艾的樣態,這在網民對相關議題的反應上,尤為常見。也基於這樣的心理,我們可能對任何疫情的變化,都高度敏感、如驚弓之鳥;或對疫苗新藥的樂觀發展,亦哀嘆唱衰、消極以對。相關心理,與拒絕承認病毒威脅的鴕鳥心態,同樣不健康。原因就在於當事者並沒有正確認知,自己的心理狀態。無論沉溺悲傷或漠視抗拒,都無助於對抗不健康的心理病毒,解決問題。

 那麼,究竟該如何處理此種心境?凱斯勒在專訪中,提出有關悲傷的6個階段,包括否認、憤怒、討價還價、傷心、接受,以及探索意義。不同階段並非線性關係,發生的順序也可能因人而異,但還是相當值得我們引為一種安撫心境的架構。析言之,當我們了解,面對周遭確診者愈來愈多、生活裡的自由愈來愈少、生計民生的威脅愈來愈大,心裡產生的那種不痛快、又難以言喻的感覺,就是超過一般狀況的悲傷反應時,則已經踏出了處理悲傷的第一步。我們會了解,諸如「我不會那麼衰」、「中標的不會是我」等想法,其實就是「否認」悲傷的表現;當民眾因為疫情不能出門、外島官兵不能依時休假時,一定會感受到「憤怒」。我們可能討價還價地想,應該「隔離二週就會沒事吧?」;也可能傷心地認為,「怎麼本土病例還那麼多,疫情完全沒起色?」…但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必須接受疫病存在於臺灣的「現實」,並且認真地思考,該如何面對?

 誠如凱斯勒所言,「接受是力量的泉源」,唯有接受病毒存在的事實,當事者才能找回自控,讓生活重上軌道。舉例來說,戴口罩、勤洗手既是防疫期間的常態,養成不加思索的習慣,就是最有效的處理方式;再如,為避免校園群聚,遠距教學成為必要手段,學生及老師就可思考,如何克服缺乏教室討論互動等缺點,將學習成效極大化?這當中的重點,就是專注於可以自我控制的部分,別讓不可控者佔用太多精力與時間;並且在最好與最壞的可能性思考中,尋找平衡。

 以現實生活來說,我們或許無法阻擋別人搶購超商貨架,但理性思考臺灣當前產業體系健全的狀況,就知道泡麵不可能永遠缺貨;臺灣短時間內或許疫苗不足,但以福爾摩沙科技島的創新研發能力、人民勤勉不懈的習性,疫苗及治療藥物絕不會等太久,病毒不可能無敵。蔡英文總統昨日視察疫情指揮中心時,再次表達希望7月底前供應第一波國產疫苗,以及科學中藥「清冠一號」通過緊急授權、即將上市的消息,就是例證。質言之,人類面對病毒應該強化防護,但無需過度反應,陷入不健康的悲觀。

 當然,在對抗疫病、療癒悲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思索其意義。宏觀來看,這場世紀疫情,究竟為人類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畢竟在人類追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對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甚至地球生態,產生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若因防疫而放慢追求發展的腳步、降低對地球資源的消耗,乃至真切反省對大地之母無所不用其極的剝削,則亦不失為一種收穫。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