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7/10 

副刊

【墨田拾穗】君子典範

◎豐饒

 《論語.公冶長篇》有一段話,讓人讀來覺得孔子也是善於辯護的,原文是: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孔子和學生閒談時說:「誰說魯國沒有君子呀?看看像宓子賤這樣的人,若不能稱之為君子,宓子賤的君子風範是向誰學習的?」孔子在學生面前「不以其名稱之」,是對這人的尊敬;子賤,就是對宓不齊的敬稱。

 根據《史記》記載,子賤姓宓,名不齊,字子賤。古人以「賤」為字,或是出於自謙,也或許確實出身貧賤,宓子賤出身貧賤應是比較可信的。宓子賤的君子風範從何處而來的?「是向魯國的君子們學來的」!根據朱熹集註:宓子賤之所以能受到孔子的讚譽,是因為「子賤能尊賢取友,以成其德」;《呂氏春秋》也記載:宓子賤治理單父時,人民都歸附他,孔子問到他治理單父成功的原因時,宓子賤說「我讓每個當父親的都能撫養他的兒子;讓每個做兒子的去撫養戰爭造成的孤兒;誰家有喪事,我都親自慰問並致祭。」孔子認為光這樣,百姓並不會全都歸附;宓子賤告訴孔子他治理單父時,「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有二人,所師者一人」,受到這麼多有才德的人協助,他才能把單父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

 孔子稱讚宓子賤「性仁愛而有才智,可任王霸佐」;宓子賤的治績得益於師友的薰陶外,同時,宓子賤也是一位勤學,懂得尊師重道、選擇益友,懂得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君子。因此,朱熹讚嘆宓子賤:「昔堯舜之有天下,務求賢己自輔;夫賢者,百福之宗、神明之主,惜乎,子賤所治者小,未足大顯,良可嘆也。」認為宓子賤治理單父的幅員太小,不能施展大才,是十分可惜的。

 孔子聽到有人批評「魯國無君子」,覺得評議說得太重,在當時的魯國,或許真是如此,但是當孔子了解宓子賤「主政單父,頗有治績」後,便反駁:誰說魯國沒有君子?宓子賤不就是君子嗎?宓子賤又沒離開魯國,他的君子風範是向誰學習的?「斯焉取斯」,前一個斯是宓子賤,後一個斯是魯國包括孔子在內有德行修為的君子。孔子稱讚他人的同時,也把全魯國的君子都稱讚了,這樣的反駁真是高明!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