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12 

副刊

【墨田拾穗】開門迎龍

◎豐饒

 今日是甲辰年大年初三,春節歡樂氣氛仍濃烈,大街小巷洋溢新春的熱鬧喜氣。

 今年是「龍」年,我們可從距今六千五百年前的甲骨文裡即已出現「龍」字說起。據《左傳.昭公十九年》記載:鄭國發生大水,龍在城門外護城河爭鬥,鄭國百姓認為應祭奠山川之神來弭平龍的爭鬥,但鄭國宰相子產主張「人龍殊異」,互不相干,反對派人前去祭祀。在事必占卜求問與祭祀諸神以求免禍的時代,子產的主張讓他在《左傳》中留下一段佳話,是很難得的。

 自古以來,「龍」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受到國人的尊崇,我們也以「龍的傳人」自居。傳說中,「龍」既能在陸地上走,也能騰飛於空中,「龍」雖有著「神話色彩」,但「龍」是「吉祥」的象徵,富貴人家生的孩子,稱做「鳳子龍孫」,名門仕女出嫁的對象稱為「乘龍快婿」。現代人都期望在龍年生個「龍子龍女」,即使上了年紀的人也以「老態龍鍾」視之,儘管時代日益更迭,但「龍」在我們的社會和民眾的心裡,它依舊是眾所公認、屬於吉祥的象徵。

 《史記》中有養龍的「豢龍氏」;「龍」最為人熟知的成語,諸如:潛龍勿用、飛龍在天、亢龍有悔等,皆是出自《易經》。《易經》首卦是以龍為代表的乾卦。乾卦寓意著「宇宙萬物統領於天,體現天的意志」;因此,乾卦的六條陽爻分別為:潛龍、見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

 「龍」字在上古時代與「寵」是同一個字,意義也相同;「龍」雖有「上天的恩寵」之意,但光憑「恩寵」是無法締創屬於自己成功的人生,因此,與「龍」有關的警語甚多,常為人們提起的,例如潛龍勿用、亢龍有悔等,皆是在提醒我們行事要謹慎小心,謙虛為懷。孔子對「潛龍勿用」有非常精闢的註解:「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意思是龍的面貌是看不到的,但龍的精神卻是無處不在;潛龍之德是「幫了人家的忙,卻不讓受幫助的人知道是你幫忙的」。「潛龍」不沽名釣譽,人不知而不慍;這就是顏回所說「無伐善」的極致表現。

 孔子對「飛龍在天」,也有:「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的註解,意思是:發揮群策群力的團結力量,才能成就每一件事、每一個人!「亢龍有悔,窮之災也」,意思很清楚:「亢」就是「只知冒進,不預留後路,只想貪取不懂感恩施捨」。龍年既已來了,就應把握「龍」象徵的「吉祥」寓意,努力充實自我,以潛龍勿用的精神、飛龍在天的勇毅,發揮團結的力量,面對一切挑戰,迎接新年新展望。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