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17 

副刊

【吟遊人生】江色連天碧琉璃

◎蔡富澧

 春日裡,身著清爽衣衫,步履輕快,緩步悠然走入山中,站在隘寮溪瑪家這一側的岸邊山邊,望著對岸三地鄉青翠山巒,心中湧現幼年時日日眺望的思緒。許多年了,來過三地鄉、記得瑪家鄉,卻只有一次,走過那座老舊的吊橋;如今,那座記憶中的吊橋已老,不堪行走,現今已有另一座橫跨隘寮溪兩岸,知名的吊橋取代了它的身分和地位。

 佛經上有一段記載,當佛陀入胎時,他的母親已經獲得自觀胎兒的能力,看見腹中胎兒身諸根具足,有如黃金中最上品的紫磨金一般,沒有絲毫瑕疵和汙穢,宛如雙眼明亮的人觀看明淨的琉璃,內外清澈,沒有任何障蔽。

 佛經經常提到琉璃,它是一種青色的寶石,也是佛教的七寶之一,乃是非常珍貴的寶物。而在屏東山區卻有一座吊橋,是以琉璃聞名。這座「屏東山川琉璃吊橋」全長二六二公尺,高度約四十五公尺,長長的橋身連結三地門鄉三地村與瑪家鄉北葉村,曾經是全國最長的臥床式吊橋;入夜之後,當群山都暗了下來,潔白橋身配上別致的光雕藝術,整座吊橋恍如發光的巨龍,散發懾人的光輝,搭配橋體鑲嵌的琉璃珠,「山川琉璃吊橋」之名便由此而來。

 位於舊吊橋下游的琉璃吊橋,身臨吊橋之上,朝著隘寮溪上游眺望,可以看到寬闊的河床沖出群山向外奔流的壯闊氣勢,有種原住民不畏群山險阻、克服地形萬難的堅毅精神;望向下游,放眼所見是出了山林之後,河面觸及的廣袤平原,平疇綠野。「山中琉璃境,物外瑯琊溪。」說的或許就是這樣的景致吧!只有親自來到、走過,才能感受隘寮溪上琉璃橋,天開雲現琉璃碧,日落霞明瑪瑙紅的情景。

 山川琉璃吊橋的琉璃珠意象裝置由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設計,橋體兩側分別鑲上三十二面故事牌,搭配琉璃珠的照片,「陽光下川流不息」、「太陽睜開之眼」、「大地之最遠的距離」等,日復一日無聲地敘述著三十二則部落流傳久遠的故事。一顆顆小小的彩色琉璃珠,讓單純溝通兩座山的橋身與原住民的文化、思維、生活形態有了更深刻的連結,這座吊橋便在遊客心中鮮明靈活了起來。

 酒光紅琥珀,江色碧琉璃。春風一宿琉璃地,自有泉聲愜素機。琉璃是整座吊橋的精神之核。三地、瑪家兩個原住民部落,隔著隘寮溪南北相望,因為有了吊橋,得以無礙通行,因為有了琉璃珠,有了原住民引人入勝的神話傳說和思維,讓吊橋成為原始山林和生活的體現。

 遊客人來人往,溪水一枯一榮,一代新橋換舊橋,只要山林還在,原住民還在,這些原住民創造的一則則琉璃珠的故事,就會一直在隘寮溪兩岸流傳下去,成為新的傳說。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