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04 

社論

【社論】慎終追遠 弘揚孝道為國盡忠

 清明節亦稱為「民族掃墓節」,是國人重視的傳統習俗節日。在清明期間,許多家庭均會安排掃墓及祭祀活動,以表達對先人恩澤的懷念。透過祭祖禮儀,延續血脈親恩,尊重生命價值,增進家庭凝聚力,在潛移默化中,將「尊敬感恩」及「慎終追遠」的意涵向下扎根,弘揚「孝」的德行。清明節最重要的意義是不忘本、不忘根,此飲水思源的重要意涵,是民風導向純樸善良,成就社會穩定與國家發展的力量。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為春分後第15天,因此今年清明在4月4日。儒家思想從慎終追遠而致孝道,故有「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道統。孔子藉追思祖先的祭祀行為來建立德行;在《論語.學而篇》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就是指後代子孫虔誠祭祀遠代祖先,追念先人前賢,社會就可逐漸歸於清明厚德。質言之,祭拜的目的重在「孝」,透過祭祖的禮儀,教育子孫孝順的美德。

 從歷史觀之,清明節隨著不同時代習俗發展,也被賦予不同寓意。傳統的清明節始於2500多年前的周代,其《曆書》記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時節還有許多風俗習慣,包括插柳戴柳、春遊踏青、蹴鞠、盪鞦韆、放風箏、拔河、贈畫蛋、吃青團、吃紅藕、植樹等。除了祭祖能讓祖先保佑子孫後代昌盛、財富茂盛的說法;清明節也叫踏青節,寓意春暖花開、萬物萌發、清新明潔之時,因此古人在此時踏青春遊,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鑑於清明節掃墓、祭祖,是中華民族悠久的一項禮儀文化,且其蘊涵的文化意義,莫過於「追思先人,勿忘生者」,我國政府遂於民國24年明定清明節為民族掃墓節。

 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上墳祭祖掃墓。其實,為已逝者掃墓,是全世界各國各民族都有的。我國在祭祀祖先一事上,素來極為重視,如《左傳》裡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的本質和文意就是「氏族團結」,是透過道德教化,傳衍文化核心裡的忠孝思想。祭祖的意義則在強化氏族血緣、使國族文明得以綿延不輟。從這個角度來看,祀就是祭,就是崇敬祖先、感念祖先創建國族的艱辛過程。

 然不可諱言,進入科技數位時代,資訊往來較昔日便捷,全面改變人類的生活,使人與人間的距離更形遙遠。祭祖與掃墓不僅是形式上的敬重,也是發自內心的真誠思親。清明節的另一個意義是「及時行孝」,孝順感恩不一定要花費很多錢,或拘泥於形式,講究物質與奢華。只要平時多撥出一些時間陪伴父母,傾聽其心聲與需要,就是真摯盡孝的方式。

 從黃埔建軍開始,國軍即以建構一支仁義之師為使命。而軍人為何能「從容乎疆場之上;沉潛於仁義之中」,在戰場上為守護國家安全、人民生活而不惜犧牲生命呢?究其緣由,正是我們始終不斷涵化國軍官兵都要以盡孝尊親為基本倫常,發揚心存孝思、轉化為對國家的忠誠大愛,對責任的受命不辭。誠如《後漢書》記載孔子所言:「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青年守則》前二條「忠勇為愛國之本」、「孝順為齊家之本」。析言之。「孝」的實踐就是「事君忠、朋友信、戰陣勇」,能盡孝者必能盡忠,而盡忠便是盡孝最偉大的體現。國軍官兵必須從孝道開始,具體實踐「知廉恥、辨生死、負責任、重氣節」的軍人武德,陶冶不凡的胸襟與高度的榮譽感,勇敢承擔保國衛民的重責大任。

 綜言之,清明節的時代意涵已然昇華,讓世人從中體會,擴大一己之孝思,與對社會群體的關懷,不但深具意義,也是無可取代的重要價值,只要國人身體力行,定能發揚愛家、愛鄉和愛國的情懷。報國與盡孝實為一體兩面,古往今來,凡是能盡孝的人,必能在國家危難時挺身而出,拯斯民於水火之中;不僅能衛戍前線捍衛國家與人民的安全,更能成為守護民主憲政及愛民助民的重要支柱,進而鍛鑄一支血濃於水、勇猛頑強的優質勁旅。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