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05 

副刊

【吟遊人生】海天一色觀潮境

◎蔡富澧

 沿著海邊的潮線一路前進,過了那座橘紅色小橋──平浪橋,就是潮境公園,一個由垃圾集放地蛻化變身的美麗景點。

 幾年前也曾經來過,那時的潮境公園還保持著素樸的風貌,沒有太多的建築,沒有裝置藝術,只有廣闊的草地和上山的簡單步道,我們兄弟三家人在這個並不時尚的公園裡,度過一個優閒的上午時光。此時心想,還是那個潮境,還是那般素樸吧!

 臺灣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距離海洋這麼近,但是除了住在海邊的人家,我們平常很少親近海洋,與海洋有著先天性的疏離感,更多的是陸地性格的限制和禁忌。海洋是我生命中的第一道顏色,是我血脈裡流動的一股血緣,來到潮境,像游魚回到了孕育的海域,或者像重溫母親太內的感覺。

 竟眼都是藍,但必須先走過那條水泥路面之後。過了那座紅色小土地公廟後,所見才是竟眼的藍。這就是一座海灣,對面是深澳岬角,有名的象鼻岩就在那裏遙遙相望,更遠處的半山上,美麗的山城九份就坐落在那裡。從數十公尺高的路邊往下望,整條海岸線上疏落散布著浮潛的人,一個個在教練指導下載浮載沉。

 浮潛的感覺很奇妙,只因多了一根呼吸管,人與大海的界線就此消失,人可以在海裡自由來去,可以清楚看見海裡的生態和游魚,看見水草和貝類,可以看見海水的湧動和身體的飄浮。浮潛時,整個身體介於海水與天空之間,既不完全屬於海,也不完全屬於天;既占有天的一部分,也擁有海的一部分。如果再下潛一些,就會與魚貝水族為伍,或成為水族的一員;如果再浮起一些,就會和鴻雁燕鷗為伴,或化身鵬鳥燕雀。

 我們是人,不是飛鳥不是游魚,因為有了身體的限制,久了之後,就忘了自己還有可以超越身體限制的方式,可以「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只有在浮潛時,我們才可以讓身體跟著水族同游,讓思維跟隨鳥類同飛。天是藍的,海是藍的,浮潛的人浮沉在天與海之間,成為海天的一個景點,不是讓我們去征服天地海洋,是讓我們知道天地海洋的浩瀚和自己的渺小;不是讓天地海洋記得這個人,是讓這個人記得天地海洋,讓我們記得要尊重天地海洋和大自然。

 鳶飛戾天,魚躍於淵。生而為人,何其幸運,可以翱翔藍天,遨遊大海,只要擺脫身體的限制,就像眼下那些波浪之間載浮載沉的潛水客,就像那些乘桴浮於海的舟子漁夫,就像那些不受現實生活拘束,勇於追求自我的背包客,這天地永遠有自己寬闊的空間。

 許多人往往到了潮境公園,便一直往裡面走,直接到人工的裝置藝術拍照,但也可以在這片自然天地海洋旁邊停留一下,讓自己置身天地海洋一片湛藍之中。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