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4/12 

戰史回顧

【戎裝名人錄】二戰勝利建築師─馬歇爾上將
 喬治.馬歇爾上將。(取自維基百科)
【戎裝名人錄】二戰勝利建築師─馬歇爾上將1
【戎裝名人錄】二戰勝利建築師─馬歇爾上將2

◎雲陽

 1880年12月31日出生於賓州猶尼昂鎮的喬治.馬歇爾,是煤炭商人的兒子;於1897年進入維吉尼亞軍校就讀,1901年畢業,次年,獲任為美國陸軍少尉。

 部隊服役15年後,至1917年止,馬歇爾先後在菲律賓和美國境內多個單位任職,其中包括2所軍事學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馬歇爾跟著潘興的部隊,加入歐戰而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戰後1919至1924年間,成為潘興將軍的侍從官,在派駐中國3年後,回到美國的前4年,先接下喬治亞州本寧堡步兵學校助理指揮官,在他麾下的教官和參謀,多人成為二戰時傑出的陸軍指揮官。1936 年,馬歇爾晉升准將。

 獲羅斯福賞識 躍升陸軍參謀長

 1938年7月,馬歇爾奉派進入華盛頓特區的戰爭計畫部,隨後被任命為陸軍副參謀長。有一次馬歇爾出席白宮由羅斯福總統主持的會議,當羅斯福提出供應英國戰機,以支援作戰,但缺乏後勤與培訓的考量時,在所有其他與會者均表示支持的情況下,馬歇爾獨排眾議表示反對,他甚至大膽建言,應派遣大型地面部隊支援。羅斯福當下表示,大批戰機比大型部隊有更大的嚇阻力。有人認為,膽敢如此的馬歇爾,大概已升官無望,但是他的建言引起羅斯福的重視,1939年,二戰在歐洲爆發時,提名馬歇爾擔任美國陸軍參謀長。

 之後,馬歇爾不斷努力提升美國軍力,為美國陸軍參與二戰做好準備,杜魯門總統後來尊稱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建築師」。

 在1944年的諾曼地登陸準備之際,馬歇爾原本被看好將出任大君主行動的最高指揮官,但羅斯福卻指定由艾森豪擔任,馬歇爾亦無意強力爭取該職務。羅斯福為挽留馬歇爾,親自向他表示,「如果你離開華盛頓,我將會因不安而失眠」。

 積極建立持久國防體系

 1944年11月18日,馬歇爾卸任陸軍參謀長職務;12月16日,馬歇爾晉升5星上將,成為第2位晉升5星上將的美軍將領。之後,馬歇爾仍受杜魯門重用,於1947年1月任國務卿長達2年,在任內以推動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畫、美洲互助條約和北約條約的談判著稱。離開國務院後,他獲任美國紅十字會主席。

 鑑於朝鮮的軍事局勢及對時任國防部長強森的不斷批評,杜魯門總統於1950年9月,決定以具高民間聲望的人士取代,他認為,馬歇爾是相當適合的人選。當馬歇爾被任命為國防部長時,因為依照《國家安全法》禁止10年內退役的軍人擔任該職,需要國會特別豁免通過,他才能合法擔任國防部長。

 韓戰爆發讓馬歇爾必須密切關注其發展,他認為,北韓的進攻證明蘇聯及其衛星國家,願冒險進行全面戰爭;而美國在軍事的示弱,則激勵北韓的侵略,因此馬歇爾積極推動軍隊的迅速擴張。從1950年7月到1951年6月間,美國兵力從146萬人增至325萬人,到1952年7月的最終目標,訂為360萬。儘管朝鮮半島的衝突是當務之急,但馬歇爾卻更希望達成「持久的國防體系」。在1951年春季,對美國國家安全政策進行的「大辯論」期間,他大力支持美國政府提出的爭議方案,最後國會批准同意該提議,將支援北約在歐洲的美國地面部隊,從2個師增為6個師。

 由於馬歇爾認為需要為長期作戰準備,因此對杜魯門總統於1948年3月 提出的一般軍事訓練,表達強烈的支持與辯護,他雖然對1951年通過的《軍事訓練和兵役法》不盡滿意,但仍認為是歷史性的一步。該項立法修訂了1948年的《兵役登記法》,將草案年齡從19歲降低到18歲半,並將服役期限從21個月增加到24個月,還把總服役義務年限(含現役和備役)設定為8年。為確保兵員事務能有效執行,馬歇爾還設立人力暨人事助理部長的新職位,並延攬曾在聯邦政府任職的勞工公關事務專家安娜.羅森伯格擔任該職,負責各軍種人事、軍事訓練和兵役登記等等事務,是第一位擔任國防部高級職位的女性。馬歇爾於1951年9月,成立國防部女性服役諮詢委員會,該委員會時至今日仍繼續運作。

 韓戰的爆發和軍力擴張,造成國防預算大幅增加,從馬歇爾上任前就已經開始。1951財政年度的國防部總支付權限(Total Obligation Authority, TOA)超過451億美元,而前一年僅為140億美元;從1951年7月1日開始的1952財年更增至570億美元,超越自1945年二戰結束後的任何一個財政年度。

 韓戰爆發 有限戰爭引爭議

 在韓戰期間,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馬歇爾擔任國防部長的時期。1950年9月15日,麥克阿瑟將軍的仁川登陸,為聯合國部隊取得戲劇性的軍事成功,此後幾週,聯合國部隊得以深入北韓,直到10月,因中共介入,迫使聯合國部隊退回朝鮮半島南部。1951年春季,戰況大致沿北緯38度線呈對峙局勢,戰爭又持續了2年。馬歇爾支持美國與聯合國的「有限戰爭」目標,希望回到戰前的南北韓邊界,尋求外交解決方案,達成停戰協定。

 但是這項方針引發馬歇爾在國防部長任內最嚴重的爭議,因為聯合國駐韓最高指揮官麥克阿瑟將軍,始終主張一路進攻到「中」朝邊界的鴨綠江,並且要截斷中共與北韓之間的橋樑和補給路線。麥克阿瑟拒絕有限戰爭的概念,堅持即使要和中共及蘇聯產生衝突,也要爭取完全勝利。然而,麥克阿瑟將軍不顧杜魯門總統和國防部的反對,堅決發表與官方政策相牴觸的個人觀點。在1951年3月20日,寫給共和黨眾議院少數黨領袖約瑟夫‧馬丁的信中,麥克阿瑟直接挑戰杜魯門總統的政策。幾天後,還削減聯合國提案的停戰及談判計畫,公開提議要親自接受敵方指揮官投降。

 最終,杜魯門總統在1951年4月10日,解除麥克阿瑟遠東地區的作戰指揮權,馬歇爾和聯合參謀委員會成員均同意杜魯門的決定,在1951年5月舉行的國會聽證會上,馬歇爾出席作證。他表示,麥克阿瑟之所以被免職,是因為「作戰區指揮官公開表達其對美國外交和軍事政策的不滿和反對,是史無前例的」。一些麥克阿瑟的支持者和反對杜魯門的政界人士,則對馬歇爾在這些事件中的作為,提出嚴厲批評。1951年6月,參議員麥卡錫就指控杜魯門的政府窩藏著共產黨員,並發表長達6萬字的文件,檢討馬歇爾自1939年以來的經歷,然後控告馬歇爾主導將美國獻給蘇聯的賣國陰謀。

 推動集體安全不遺餘力

 實際上,馬歇爾一直全力改善美國及其盟國的防禦;他重視集體安全,在1947至1949年擔任國務卿期間,對推動集體安全不遺餘力,特別是透過在歐洲部署更多的美軍,以強化北約的防禦能力。他贊成1951年的《共同安全法案》,該法案將對於國外援助的計畫整併至法律框架內,並賦與美國國防部權責,為北約與美國保護框架下的盟國,提供軍事援助。在馬歇爾擔任國防部長的最後1個月,美國締結3項重要的安全條約,包括1951年8月30日與菲律賓,1951年9月1日與澳洲和紐西蘭,以及1951年9月8日與日本締結條約。上述最後一項結合其他48個國家與日本簽署的和平條約,也代表著二戰太平洋戰爭的正式結束。

 馬歇爾接任國防部長之初,就向杜魯門總統表明只擔任1年,所以他在1951年9月12日即將屆滿1年時,就辦理離職,退休後回到維吉尼亞州利斯堡鄉間定居。

 1953年12月,馬歇爾因制訂與執行《馬歇爾計畫》所發揮的重大作用,以及對國際和平等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59年10月16日,馬歇爾在華盛頓的沃特里德陸軍醫院去世,享年78歲,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

(作者為軍史作家)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