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2 

社論

【社論】F-16V成軍 展現國防自主決心

 蔡英文總統日前主持空軍「F-16V BLK20 型機」性能提升接裝典禮,致詞時除感謝專案研發人員辛勞,更指出,此次接裝具有「臺美友誼再進展」、「臺灣航太科技再提升」與「國防戰力更堅強」等3項重要意義,也為我國推動國防自主與提升防衛作戰能力,立下全新里程碑。

 無庸置疑,接裝F-16V,是我國防衛戰力提升規劃階段之一,近期尚有沱江艦成軍、潛艦安放龍骨、F-16維修中心揭牌,與「勇鷹」高教機試飛等,代表國軍正運用自主研發或尋求國際技術移轉等方式,籌獲新式武器裝備,建立臺海堅實防線,為國家安全提供最有力保障。

 F-16V性能提升案,係由我空軍、漢翔公司及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共同合作,計畫於2017至2023年期間,全面提升現有141架F-16A/B Block20型機機身結構、航電、偵蒐及武裝性能等。公開資料顯示,性能提升後的F-16V戰機,將配備「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大幅延伸搜索距離,並給予飛行員先發制人優勢;具機身匿蹤塗層,使敵雷達難以追蹤,提高任務隱蔽性;電戰莢艙與管理系統,可實施電子反制與反反制;AIM-9X空對空飛彈,能全方位鎖定與攻擊;新式頭盔搭配新一代作戰電腦與空戰莢艙,讓飛行員同時具備追蹤、分析與鎖定多個目標的能量,簡言之,就是「看到哪,打到哪」,加速空戰反應時間;其他如外型與發動機構改等,則大大強化飛機氣動力與操作性。

 析言之,F-16戰機原本就具備優異對地、空、海作戰能力,此次性能提升,更如虎添翼。未來配合花蓮機隊完成性能提升,以及臺東志航基地接收全新F-16V Block70戰機,我國將擁有亞洲最龐大的F-16機隊,展現捍衛領空決心,並能為區域和平穩定貢獻心力。

 揆諸歷來戰爭,皆是人類創新發明的試驗場,從冷兵器、熱兵器,乃至網路電子信號等看不見的戰爭,歷次軍事事務革新均由科技所驅動,誰能掌控軍武科技,誰就能取得戰場優勢。例如英國於一戰期間發明戰車,美國在二戰時發明原子彈等,最終皆成為改變遊戲規則與戰爭結果之利器。未來資訊聯網作戰、人工智慧與量子科技等,也將登上軍武競技舞臺。因此,此次我國進行F-16V升級作業,不僅強化戰機作戰能力,更建構了聯網作戰功能;其與國軍聯合作戰C4ISR系統鏈結後,可即時取得其他在空機、地面雷達與海軍艦艇所獲敵情,不用開啟雷達即可發起攻擊,增加奇襲與隱匿性,讓敵人難以防範。由此可知,我國建軍思維係以未來作戰型態思考,面對中共空軍的擴張,我F-16機隊必將保持超敵勝敵優勢,讓敵人不敢輕越雷池一步。

 而除了自主研發,運用現有武器升級與新裝籌購並行之武獲策略,亦可滿足作戰需求。舉例言之,美國近年成功研發F-22「猛禽」及F-35「閃電II」戰機等匿蹤戰機,但針對1976年服役至今的F-15「鷹式」全天候戰機,美軍仍於今年4月公布升級版F-15 EX構型;1978年服役,迄今生產超過4700架,多款構型之F-16「戰隼」多用途戰機,也進行新構型研改。目的除成本考量外,更重要的是,在戰術運用上,可派遣匿蹤戰機對抗有匿蹤能力之敵機,並先行摧毀敵方雷達等偵測系統,隨後再派出F-15或F-16戰機執行攻防任務,彌補其無匿蹤性之不足,成為空防作戰基本架構。因此,國防武器裝備之建置,旨在符合作戰需求與資源限制,建軍備戰亦須考量不同裝備特性與成本,制定一體化作戰系統,彼此長短相輔,相互協作,發揮作戰綜效與最佳化國防預算運用。

 國防部110年《國防報告書》中,明確點出中共自2011年推動「軍改」以來,大幅提高遠距打擊、聯戰指管等軍事力量,對臺海和平造成威脅。為避免落入軍備競賽陷阱,國軍未來戰力整建方向,將以「遠距、精準、機動」為主軸,置重點於強化遠程打擊、制空、制海、國土防衛、資電網路作戰及聯戰C4ISR等要項。F-16V型戰機所發揮之不對稱戰力,將可成為國軍「避實擊虛」,打擊敵作戰重心,與奪取制空權之神兵利器;國軍也將秉持此次「國防自主」典範,推動國防產業科技提升,打造國家安全不受制他國之可靠環境。

 「無空防即無國防。」強化空中戰力是維護國家安全不可或缺一環。提升F-16V性能,顯示我國強化空防與追求國防自主的決心與努力,國軍將持續努力,打造捍衛國家、保護人民的強大戰力。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