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教育部製作第13季《台灣囡仔,讚!》18日起每週六上午10點30分在公共電視播出,共推出20集節目,每集30分鐘,由學生擔任「校園主人角色」,帶領主持人亞里認識校園、走入社區,走訪20所國中小學,發掘校本在地故事與教學特色,也讓學生被看見受肯定,建立學生自信與認同,打造校園獨特的形象與品牌。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教育部2005年推出《台灣囝仔,讚!》,依據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節目名稱正式更名為《台灣囡仔,讚!》,至今節目介紹超過400所學校,從10幾人規模小校至上千人大校,看到學校校本課程結合108課綱,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建立主體性,13季節目重點結合在地特色,學生很有主見地表達自己,而且更有創意,展現臺灣的未來。
第13季《台灣囡仔,讚!》走訪20所國中小學,為展現校本課程、社團活動與學校在地特色,由學生挑選課程最喜愛的3堂課,規劃為節目腳本內容,包含新北市野柳國小的海洋環境教育、新竹市高峰國小的玻璃工藝、臺中市日南國中的越野自行車、雲林縣下崙國小的魚塭課程、苗栗縣蕉埔國小的石虎保育、臺南市口埤國小的西拉雅文化傳承、澎湖縣鎮海國中的造舟課程、南投縣國姓國中的咖啡產業、臺南市光榮國小的化石蒐集與保存等,同學們透過多元性的課程安排,更認識並認同家鄉文化,進而建立自信、延續在地故事。
其中,位於北海岸的野柳國小,在記者會獻上苦練多時的烏克麗麗演奏,該校依地利之便全力發展海洋教育課程,從海鮮文化、漁船認識、特殊的海藻飲食烹煮,甚至要求學生在畢業前都要蓋一座軟絲產房,讓獨一無二的校園生活更加多采多姿。
另外,將在地特色融入課程的桃園市大溪國中,藉由學習當地木工師傅的手藝,動手製作木製品,啟發孩子們對在地文化的認識;而為了讓家鄉意象永存每個孩子心中,課程中還安排由每屆畢業生創作一首饒舌樂曲,展現大溪人自由創作的精神,學生也受邀出席記者會,演唱自創的RAP歌曲,炒熱現場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