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1/26 

寰宇韜略

【寰宇韜略】英提升航艦戰力 布局全球(上)
 英皇家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R08)航艦日前結束7個月全球巡弋,返抵朴茨茅斯。(取自英國防部網站)
【寰宇韜略】英提升航艦戰力 布局全球(上)1
【寰宇韜略】英提升航艦戰力 布局全球(上)2

◎葉 泓(譯)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艦打擊群已結束將近7個月的印太巡弋部署行程,除了驗證英國皇家海軍在10年後,重啟航艦作業能量,同時亦對英國戰略投射、北約未來部署產生深遠影響。美智庫蘭德公司為此撰文,討論本次巡弋對英軍未來航艦與海軍作戰發展的影響。本報節譯如後,以饗讀者。(編按)

世代最大規模海空兵力巡弋

 2021年5月22日,英國皇家海軍航艦打擊群(CSG)從朴茨茅斯啟航,展開代號「CSG21」的首次作戰部署。除了航空母艦「伊麗莎白女王號」之外,還有皇家海軍2艘45型防空驅逐艦、2艘23型巡防艦、2艘補給艦與1艘核動力攻擊潛艦,以及美國神盾驅逐艦「蘇利文兄弟號」、荷蘭巡防艦「艾佛森號」護航,整個打擊群進行長達28週的部署巡弋任務,先後通過大西洋、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印度洋、南海與太平洋。

 如同英國國防大臣華勒斯的形容,這是皇家海軍「一個世代以來最大規模的海空兵力巡弋」,因為除了前述艦艇外,打擊群還涵括18架F-35B匿蹤戰機,包括皇家空軍617中隊所擁有的8架與美國陸戰隊的10架,另有4架「野貓」艦載攻擊直升機、7架梅林Mk2反潛預警直升機、3架梅林Mk4運輸直升機。

英軍事資源分配備受質疑

 在「伊麗莎白女王號」巡弋的10年前,英國皇家海軍曾因受2008年金融危機衝擊,被迫提早除役麾下的無敵級輕型航艦與海獵鷹式戰機,此舉令發明航空母艦的國家,首度面臨無航空母艦可用的困境,各方戲稱為長達10年的「戰力假期」。因此,本次巡弋代表了英國國防部與皇家海軍在多年採購、測試、準備後,正式結束航艦空窗期。

 重建航艦打擊群,確實讓皇家海軍付出大量有形與無形的資源,尤其在英國正大舉重整水面艦艇、軍用飛機與核嚇阻力量時,對航艦能力的堅持更形吃重。許多反對者對英國負擔航艦打擊群的能力,持懷疑態度,認為其排擠英國為其他作戰任務提供足夠水手與載臺的資源。對於6.5萬噸的大型載臺在未來高強度海戰下的生存性,多數也持否定態度,認為英國應放棄維持航艦兵力,採購更多的驅逐艦、巡防艦、潛艦,或將這些資源挪用於挽救英軍持續縮減的規模和提供皇家海軍更多新陸基戰機,如F-35A。

 評論者認為,英國應將資源重新轉向創新科技,如人工智慧(AI)、無人系統、極音速武器等,尤其當前太空、網路和電磁頻譜等領域,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英國應投以更多關注。此外,隨著國際局勢重回大國競爭場域,灰色地帶、混合戰、影響力行動等新世代衝突日增,無形中增加對「航空母艦作戰是否已經過時」的討論。即便如此,皇家海軍仍堅持保有航空母艦,畢竟此事不只有利於英國,同時也對挪威等英國主要盟邦,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擁有巨大利益。

航艦打擊群與未來戰略

 英國國防部並非不關注前述科技與作戰領域變化,而是在清楚認知到這些威脅與當前大國競爭情況下,認為航艦打擊群在21世紀仍具備持續性作戰與戰略意義。

 在2021年3月「伊麗莎白女王號」出發巡弋前,英國政府曾以《競爭時代的全球不列顛》為題,發表安全、國防、發展與外交政策整合總檢報告,除對當前全球安全環境與趨勢進行分析,也為英國在世界地位設定願景,提出一個雄心勃勃的倡議,即英國將成為「具有全球視野,可解決問題及分擔責任的國家」,致力於「形塑未來的國際秩序」,包括多邊主義、社會開放與民主價值觀等,並強調國內外有效治理,以處理大國間的緊張關係。

邁向全球的中等強權

 上述要點,皆須透過跨大西洋夥伴關係達成,而秉著相似價值觀的美國與歐洲,都是開放與民主的貿易國家,對跨大西洋關係的組成至關重要。故在脫歐後的全球影響力願景中,英國強調,歐美國家與俄國、中共的大國競爭將日益加劇,而航艦打擊群與其海空能力的部署,將有助於實現「全球不列顛」願景。更精確地說,英國對未來的目標是一個「走向全球的中等強權」,並且是「具有全球視野,可解決問題及分擔責任的國家」。因此,英國的關注焦點與軍力投射,不會僅限於歐陸、跨大西洋與中東等地,而是以全球為目標,透過捍衛民主價值觀、支持盟邦夥伴、確保自由航行與貿易等方式,促進經濟繁榮。

 「伊麗莎白女王號」與「威爾斯親王號」的部署,將兼具象徵意義與實際價值,支持其政府外交及經濟影響力量,成為英國向印太投射的政治聲明,而艦上的固定翼與旋翼機隊,則展示了英國新一代航空母艦打擊群,乃至整體的海空力量。

 值此大國競爭日益白熱化之際,俄、「中」海空兵力在關鍵海上交通線的威脅,對於做為一個島國的英國而言,其國家安全與繁榮,勢必將受到無數巨大的考驗。(待續)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