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26 

軍事論壇

【軍事論壇】戰術失當軍心亂 俄軍受挫陷苦戰
俄軍裝甲部隊因戰術不當,屢屢遭烏軍伏擊而損失慘重。 (取自烏克蘭國防部推特)

◎ 鄧瑞軒

 俄國總統蒲亭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原本打著只會遭遇烏國輕微抵抗,使能在短期內占領首都基輔,迫使烏克蘭政治讓步或投降,達到恫嚇北約、嚇阻美國,並擴大領土及對歐陸影響力的如意算盤。孰料踢到鐵板,烏克蘭軍民展現堅定抗敵意志,加上俄軍暴露出許多戰術上錯誤,展現於世人面前的,並非如專家所預測的現代化、快速機動與強大的火力,而是裝甲部隊頻頻被擊退,出現士兵脫盔卸甲及逃脫的景況,凸顯出俄軍從作戰準備到實際行動的不足,令軍事專家深感不解。

資訊戰效果不彰遭烏反制

 俄軍傳統軍事思想為「反身控制(reflexive control)」,目的在隱真示假,保持戰略主動性,使對手落入圈套或誤判情勢陷於被動狀態,以創造戰略優勢,迅速調整作戰方針,攻擊敵脆弱一部。在烏俄衝突初期,蒲亭先在各國際場合展現外交手段,可見俄式傳統反身控制的圈套,戰前俄國的軍事態勢,致使西方國家專注討論俄國入侵的可能性及嚴重性,普遍認為可行性低,直至去年12月7日蒲亭與美國總統拜登會談後,國際焦點又轉向為探討各種可能降低雙方衝突的方法,拜登提出經濟制裁方案,但也表示不會派兵赴烏,就美國立場,此舉被認為是善意表現,期待俄國能對等回應,降低緊張態勢;然俄國卻持續增兵及演習,最後在全世界均沒有準備的狀況下,入侵烏克蘭。原以為能攻其不備,卻敗於對烏克蘭的資訊戰效果不如預期等低層級戰術問題。

低估烏國戰力 無備用計畫

 衝突前親俄媒體,刻意淡化俄軍威脅烏國的各種軍事行動,麻痺國際對事態發展的警覺及打擊烏國的民心士氣;從戰略層級角度,俄國的外交政策及戰略溝通企圖混淆國際視聽,爭取作戰整備時間。然而,烏克蘭歷經2004年克里米亞事件,早已熟悉俄國資訊戰法及相關行動(如示威遊行、抗議、網攻等),大幅降低俄國資訊戰效果。

 俄國發現資訊戰未能成功,但未採取其他補救措施,原因為俄軍計畫中的想定(烏國無法長期對抗,俄軍無須投入過多資源)過於樂觀,且亦無備用計畫,俄軍原本就不認為烏軍能撐過14日以上,應該只會遭遇輕微抵抗,如2014入侵克里米亞一般,能在短時間內達到戰略目標,但事實卻非如此。烏克蘭軍隊充分發揮不對稱作戰能力 ,加上烏國總統澤倫斯基透過社群媒體不斷對外發聲,不但強化烏國軍民保衛家園決心,也影響國際輿論風向,歐美各國持續支援反裝甲武器與剌針防空飛彈,讓俄軍戰甲車、戰機與直升機吃盡苦頭。

 另外,雖然俄國有豐富石油及天然氣等天然資源,但國家經濟、民生物資卻與國際市場機制有高度關聯,並不具備長期作戰的基礎。西方國家聯手實施經濟貿易制裁,盧布大幅貶值,無法出售石油等能源資產,嚴重影響俄國外匯存底,若戰事延長,俄國民生受困,勢必加劇國內反戰壓力。

基層部隊頻失誤 指揮混亂

 俄國2011至2020年,提高軍事現代化至70%,但經費多用於現有老舊武器系統提升及維持,而且對於陸軍的投資又少於其他軍種,俄軍從敘利亞戰爭後,軍事組織轉以著重遠程打擊及機動能力為主,需維持大量自走砲、多管火箭及裝甲部隊運作,無疑對俄國經濟形成另一項巨大壓力。

 俄軍為達到行動保密,致使戰爭初期,士官兵對將要執行的入侵行動渾然不知,直到受烏軍砲火攻擊時,才明白已置身戰場,攜行的戰備物資也不足以應付長時間部隊機動及人員維持,致使俄軍偷竊、搶掠烏國民眾物品、食物及柴油等資源,後勤補給無法支援作戰,是俄軍陷入困境的關鍵因素,道路上經常可見因油料耗盡或官兵已無食物飲水,必須自行覓食,將車輛棄置而遭烏軍俘獲,或被民眾以農用拖拉機拖走。另外,指揮官指示不明確與蓄意矇騙,不但打擊軍心士氣,也降低烏國親俄民眾潛在對於俄軍的信任感。

 俄軍2008年與喬治亞作戰失利後,即著手進行軍事現代化,礙於有限的國防預算,投資裝備武器形成排擠效應,從俄軍並未配賦加密通信與GPS系統即可知。俄國空軍戰力及數量遠超烏克蘭,但迄今仍無法掌握制空權,原因就是俄國空軍使用一般通用型高頻率(HF)無線電波通聯,目標獲得、導航等能力則以商用GPS,甚至使用烏國電信系統,以至於俄軍通信無法保密,經常中斷或遭監聽;另外,因為遲遲無法掌握制空權,壓縮俄軍地空聯合作戰的空間,嚴重降低俄軍地面部隊的攻擊動能。而缺乏GPS更讓精準攻擊武器失去準頭,最難防範的俄製「伊斯坎德爾」(Iskander)彈道飛彈射程達500公里,誤差半徑2至5公尺,雖具備攻擊碉堡等堅固工事的能力,但也無法有效發揮戰力。

 基層幹部指揮失當亦是重大問題,從傳出影片中可看出,戰甲車未保持適當距離,大批車輛聚集,以致遭烏軍砲擊而大量損傷。戰術戰法亦拙劣,顯然行動情報蒐集不完整,貿然進入城鎮未事先搜索偵察,以致整列車隊在街道被烏軍以反裝甲武器殲滅。

  俄軍官兵訓練不足亦可由此次入侵行動中看出,一遭遇烏軍反擊即張惶失措,四散潰逃,隊形大亂,出現各自為戰現象,指揮官無法有效掌握部隊,彼此間無法聯絡,從被俘官兵陳述,其不知身處何地,攻擊目標為何。基層官兵的失誤以致高階人員必須出面收拾殘局,導致已有數名將級指揮官遭擊斃,可見俄軍指揮階層已陷入混亂。

無差別攻擊犯眾怒

 俄軍在攻勢受挫下,打破原本只攻擊烏國軍事目標的原則,開始無差別攻擊民宅、醫院、學校、難民庇護所等地,導致大量平民傷亡,更引起民眾反感,每進入城鎮即遭手無寸鐵民眾包圍抗議,俄軍只能嗚槍示警,阻礙前進時間,機動力大減,給烏軍更多準備時間。俄國地面戰不順利,空軍亦表現平平,雖然烏軍戰機質量有限,但仍能升空反擊,防空系統並未被完全摧毀,俄軍戰機在精確武器不足下,須掛載傳統炸彈低空轟炸,反成為剌針飛彈的目標,連王牌飛行員都被擊落俘擄,低飛的直升機更成為活靶。

 以目前狀況看來,俄軍只能以量取勝,靠大量犧牲官兵來合圍基輔,一旦進入城鎮巷戰,勢必是場血腥戰鬥,而以俄軍先前表現,城鎮戰未必有勝算,加上烏軍獲得歐美支援武器和軍民高昂戰志,若曠日廢時持久作戰,烏克蘭可爭取更多談判籌碼,以最有利條件達成停火目的。

(作者為國防大學上校教官)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