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13 

社論

【社論】縝密計畫與推演 戰場勝利關鍵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所屬「盟軍快速反應兵團」,近期推動代號「普羅米修斯」新一代兵棋推演系統,藉由新的計畫作業流程、決策支援工具及兵棋模擬工具,以更簡約且貼近實戰操作模式,磨練師、旅級指參人員加速計畫作為速度,並透過兵推積累經驗,提高各級指參人員決策效率。除了傳統作戰形態,該計畫更導入「認知作戰」等非傳統作戰形態,以提升兵推仿真度,凸顯北約為因應未來威脅環境,所採取之訓練整備革新。

 北約所公布的資訊,雖未提及「普羅米修斯」計畫相關細節,但自主管該計畫的「北約創新中心」所透露之部分訊息,仍可略窺端倪。此套新的兵棋系統在測試階段,運用名為「Onebrief」的決策支援工具,可協助參謀在撰擬作戰計畫時,從原本編組任務兵力架構與擬定計畫細節所需之6至12小時,縮短至3小時以內。若遇緊急狀況需以既有作戰計畫進行修改時,僅需20分鐘即可完成一份「個別命令」。系統且以類似戰略遊戲「Combat Mission」數位程式,模擬各種複雜戰場用兵狀況,大幅提高推演仿真度。

 事實上,「普羅米修斯」計畫的兵棋系統,和美軍近年所採用的「新世代聯合部隊模擬系統」概同,均屬軍級聯合作戰電腦兵棋系統,美軍及其太平洋地區盟國日本、韓國採用此種系統已有相當時間,北約歐洲盟國則是全新嘗試。冷戰結束後,歐洲列強因預判不會遭遇大規模傳統作戰任務,已多年未發展師、旅級電腦兵棋系統,配套之作業流程與決策支援工具,亦亟需提升。

 揆諸自2008年起,俄羅斯在高加索、烏克蘭及東歐地區的霸道行為,引起北約警覺,為因應可能出現的局部軍事危機,乃成立「盟軍快速反應團」,由各成員國派遣部隊組成一支約3萬人的應變兵力。惟這支部隊在過去10餘年間,多半僅配合北約例行性年度演習,執行對抗演練,參與兵力最多不超過數千人,始終未發揮太大作用;即使莫斯科於2014年悍然併吞克里米亞,北約亦未針對盟軍快反兵團各項作戰整備與訓練,進行大幅度調整。

 此種作戰需求與作戰準備落差現象,除因未感受到俄國的迫切性威脅,亦緣於盟軍快反兵團的組成過於複雜,欲統一進行指參及戰術用兵訓練,難度甚高;加以美國在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後,開始增強對歐洲大陸的常態性駐軍,並恢復多項大規模聯盟演習,促使北約成員國偏向依賴其所主導之各項強化防衛作為。

 但隨著中共在印太地區不斷軍事擴張,美軍持續強化太平洋地區軍力,北約歐洲盟國於是開始思考如何獨力應對俄國的侵略威脅,不僅多國陸續恢復徵兵制、提高國防預算,北約也啟動強化盟軍快反兵團作戰能力行動。

 北約自2020年開始討論「北約2030願景」,其中最重要主題,是未來戰略資源分配與建軍方向。針對盟軍快反兵團,北約希望加速達成組成部隊的「共同作戰能力」,並提高整體指揮管制效能。此項目標不僅涉及武器裝備規格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如何達到全兵力的高效率指參作業;「普羅米修斯」計畫明顯是用於支持此目標,而對北約快反兵團而言,也象徵神將火種帶給盟軍之隱喻。

 再觀諸俄羅斯於今年2月猝然入侵烏克蘭,澈底打破歐陸戰略格局。北約除加強東翼防衛外,更準備將盟軍快反兵團從3萬人擴大至30萬人。未來該快反兵團所將面對的戰場,是一個機動戰、火力戰、電子戰、資訊戰,乃至認知作戰綜合運用的複雜作戰環境,即將投入的兵力規模,也絕對遠高於冷戰結束後之任一場軍事行動。據此,精準、快速而靈活的指參能力與決策效率,是各級指揮官與幕僚群的重大考驗,打造強大的用兵決策輔助工具,愈顯關鍵與迫切。

 綜言之,「勝兵先勝而後求戰」。在戰史上,任何一場會戰的勝利,都是經過縝密的計畫與綿密推演,先期預判戰場上可能遭遇之各種狀況,再於作戰進行中不斷調整,磨練指參作業能力等,目的即是要讓各級指揮官及其幕僚於戰場上勝出。對於長年未經歷重大戰場考驗的北約盟軍快速反應兵團而言,「普羅米修斯」計畫正是希望藉由先進科技之輔助,在最短時間內,建立重要幹部高效率的指參能力,俾於戰場上克敵制勝。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