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1/14 

副刊

【墨田拾穗】父沒觀其行

◎豐饒

 人的一生受父母的影響最深,我們從出生起,就受到雙親的褓愛,之後接受師長的教誨,成年後在社會上工作,受社會薰染,形成自己的人格特質。但我們的本性仍來自雙親的啟蒙、教化,因此,孝順父母、尊敬長上,不但是我國傳統孝道的核心,更是孔子再三強調「生,事之以禮;死,祭之以禮」的要義。

 《論語.學而篇》裡,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段文字以白話文語譯意指,孔子說:「當父親在世的時候,就要觀察這個人的志向;在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父親生前堅持的理家做法沒有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孝了。」

 其實,「孝」是人類最古老的觀念和對長上應有的態度;西方社會裡,雖沒有「孝」這個字和相應的說法與行為,但《聖經》裡有「勿做出使父母蒙羞的事」的教誨。「不使父母蒙羞」就是西洋人「對父母盡孝」的起點。在儒家文化裡,「孝」是貫穿整本《論語》的中心思想,例如:《論語》裡對「孝行」強調的是:父母健在時要「無違、色難、能養」,父母去世時,要祭之以禮「慎終」;父母亡故後,還要「三年無改於父之道」(追遠)。可見,要「盡孝」是極不容易的事。在孔子的眼裡,單是「無違、色難、能養」,只能說是「孝」的基本;真正的「孝」,是不論父母生前逝後,都要一以貫之的常懷孝思。當然,有「孝」就會有「不孝」,若照孔子「不孝」的定義,凡是違反「無違、慎終、追遠」這三規則的,就是「不孝」!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很容易理解。

 以今天的社會而言,富商生前培養子女接班,子女未必願意繼承父業、父志;即使父親亡故後,子女願意接掌父業,卻把父親生前立的各種規矩全捨棄,換上自己的「新方法」,新方法可能未必適用現代商場,這就是「觀其行」;至於「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就更清楚了:我們社會有「為父母守喪三年」的傳統;三年,是指從母親懷胎到生下我們、再到能走會說的日子,前後大約三年,「守喪三年」是報父母養育之恩。

 當然,時代遞嬗,許多習俗都有改進的空間,即以「守喪三年」來說,在封建時代,大臣父母亡故,必須「丁憂三年」,在這段守喪時期,什麼事都不能做;我們也從史料中看到皇帝在國家危難時,對「丁憂」的大臣「奪情」,命他喪事辦完即回朝處理公務。

 今天的社會已無法讓我們「守喪三年」,因此,我們應配合時潮,以貫徹父母生前對我們的各種要求,來彰顯父母的恩德。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