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5/08 

副刊

【墨田拾穗】君子懷德

◎豐饒

 《論語》是孔子在給學生上課時,或下課後與學生們聊天的「言論集」,這本集子不是孔子寫的,是孔子的學生和後人根據孔子平常和學生,或與當時各國國君所講的內容記載而成。《論語》裡記載的,不論是在春秋時代或是今天,始終成為我們生活儀節、道德規範奉行的圭臬,因此,我們讀《論語》若能分清楚孔子講話的背景,就更能明白他的深意。

 《論語.里仁篇》裡,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白話文的意思是:孔子說:「君子所掛念的是自己的道德是否增長;小人所掛念的是自己的財富是否增加。君子所掛念的是行為是否合乎禮法;小人掛念的是凡事是否有利可圖。」俗話說:「無利不起早」,「謀一己之利」是絕大多數人的心願;過豐衣足食的日子,是正常人的心願,但對於一個有高深道德修為的君子來說,常懷憂國憂民之心,不擔心自己的財富是否增加,只擔心自己的德行是否有所增進;不考慮個人的利益而是重視自己的行為是否合於禮法。

 我們常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就是合於禮法。《大學》裡有「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又說:「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這就如同《孟子》開篇第一章〈梁惠王〉篇上: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從孔子到孟子,不過是一百五十年左右,上自君王下至販夫走卒,「求利」幾乎是人人參與、個個追求的大事,就連魏惠王看到孟子,都忍不住地問:「孟夫子,你大老遠的跑到大梁城來,能帶給魏國什麼樣的好處呀?」孟子告訴魏惠王:「大王,何必說什麼利不利的,我只想和你說說什麼是『仁義』罷了!」光憑這樣的對話,我們就可以想像現場的畫面多有趣。魏惠王聽到孟子這樣說,顏面立刻垮下來,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可見「利」這件事多麼讓人動心。

 孔子說的「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兩千五百多年來,見證了「懷刑」不易,「懷惠」日增;實踐孔子教誨的讀書人仍須努力!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