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25 

副刊

佳義村歸途感懷

◎林明理

 今夜,月光傾瀉。我恣意在門前紅磚路邊來回,忽然想起瞥見佳義村山林,那千蝶的溪,月桃花的美。在風的親近中,點點星辰正諦聽曠野的孤獨,步履旁的各種草蟲、細碎的雛鳥聲……引我輕輕地將時間挪後。

 我在漫步中稍稍回頭,就想起那日同一位老人家攀談起來的時刻,如今回憶時,覺得這一段似乎特別值得記述。

 記憶中的佳義部落,原有個美麗的名字「卡扎給蘭」(Kazangiljan),其排灣族祖先原遷於大武山西北岐峰稜線地帶,民國十年,遷徙到距離平地三公里的山坡上居住,至民國十五年,再次遷移至現居的瑪家鄉山坡上。日據時期,設置警察駐在所統治,光復後,才改以「佳義」為現名。

 當地老人喜愛說母語,比如我在街頭遇到一個阿嬤好奇地望著我說:「Kemasinu sun?」(妳從哪裡來呢?),她的親切問候,正是我寫有關這部落故事最真實的原因。

 據悉,年逾七十的少棒名教練王子燦,更到這座迷你小學來培育棒球隊。前幾年,校內的排球隊比賽成績卓越,讓鄉親們熱烈地沿街放鞭炮,並親自迎接小選手們,洋溢滿滿的人情味。部落裡也有族人成立工作室,將排灣族圖騰表現於陶藝、石雕等作品及教學上。

 佳義村還有座笠頂山,它位於海拔六百多公尺,廣為族人所喜愛。當我順著老人家的指路,沿著登山步道蜿蜒而上,遠方有隱身山中的瀑布,還有幾戶人家。驅車來到佳義國小時,門口有詳細的登山導覽圖,街道整潔,教會如同部落的大家庭般溫暖。

 「多美呀!」我一面拍攝校門的排灣族大型圖像、石雕藝術,一面抬頭,看著一對玩耍中的小朋友,她們天真的對答,姊妹倆喜樂的童真,讓我的驚異溢滿校園。

 沿著步道,驕陽橫在山頂,馳目張望,就看到幾個農夫在酷熱的陽光下,鳳梨田一片生機盎然,但他們十分友善土地,正辛勤於工作中。

 那一瞬,有個念頭浮過我的腦海。我想像,若能趕上豐收季節再次前來,定會看到族人同歡共樂的慶典。我們沿著農路,佇立在黃昏裡,由山上眺望佳義部落以及高屏平原,一片靜謐。路旁有族人在剝竹筍,有旅人在溪旁戲水,水質清澈,蝴蝶翩舞,山雀依然入林,無視時間的存在。

 當時間悄悄過去,在我挪步離開之前,我瞅見佳義部落依依的流連,而我已明白佳義村族民如何努力生活,並在心中畫出村裡一片富足的景象。遠遠地,我聽見了風的叮囑。那發自山林的合鳴,漸漸靠近……它的柔音像首詩,輕微地撫慰著人心。

 「卡扎給蘭」溫柔的名字與優美景致,也深深烙印在我的心扉。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