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0/29 

戰史回顧

【戰史回顧】香港保衛戰 太平洋戰爭慘烈史頁
 二戰時期,大英國協的加拿大也派遣官兵前往香港協防。 (達志影像/美聯社)

◎滕昕雲

 香港保衛戰作為太平洋戰爭的開場戰役之一,於1941年12月8日至25日間進行,與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美軍太平洋艦隊的同時間,日本陸軍也攻擊英國遠東殖民地。儘管香港守軍數量嚴重不足,仍進行頑強抵抗,但很快即陷入孤立無援之境。在日軍猛烈的攻擊之下,守軍最後以勢無可為,香港總督不得不向入侵日軍投降。縱觀太平洋戰爭全程,香港一直處於日軍的占領之下。

英同意增援部隊

 1937年7月,中華民國對日抗戰爆發,不久即擴大為全面戰爭。隨著戰火蔓延至華南一帶,1938年10月日軍登陸大亞灣,攻陷廣州,香港立刻成為日本占領區環伺的孤島。因此,英國政府未雨綢繆,開始檢視香港的防衛計畫。在經過審慎研究後,英國相關當局認為,面對日軍強大攻勢,這個位於遠東的英國殖民地,很難守住。

 1940年中,歐陸戰事已如火如荼展開,鑒於情勢緊張,倫敦政府開始縮減香港駐軍規模,以抽出更多的部隊用於其他戰局。直到空軍元帥樸芳爵士接掌英國遠東總司令後,他向倫敦提出申請增援香港駐軍的數量。樸芳爵士確信,只要能增強駐港部隊的實力,無論多寡,也能在戰爭中起到延緩日軍攻勢進程的作用。香港守得愈久,勢必為英國在太平洋其他戰區爭取到更多寶貴的時間。1941年,英國首相邱吉爾同意向遠東地區派遣增援部隊。

城門稜堡為核心 構築新防線

 儘管自知香港很可能守不住,英國駐港部隊仍不敢鬆懈,加緊完成自醉酒灣(港人稱「葵涌澳」)延伸到牛尾海的新防線構築工程。這道築城工事的興建,始於1936年,乃仿照法國馬奇諾防線的規格,歷時2年完成。該防線以城門稜堡為核心,由各條徑道相連接的築城據點所組成的防禦體系。

 香港守軍主力為英軍的正規軍4個步兵營,另有徵召之「香港義勇防衛軍」1個營,香港華人軍團1個連,以及民兵組織「曉士兵團」1個隊。這些部隊接受皇家砲兵4個團、皇家工兵3個連的支援。此外,一支由加拿大部隊組成的「C部隊」(C-Force),於1941年9月抵達香港,加入由莫德庇少將所指揮的英國駐軍序列。C部隊由1個旅部暨2個營兵力組成,但缺乏重裝備。總計在港的大英國協所有守軍,共為14564人。有鑑於日軍早在1938年即占領廣州暨周邊地區,日軍已取得隨時可入侵香港的位置,而隨著英美與日本的關係持續惡化,英國守軍接到戰備命令,開始進入陣地,準備迎接預期的入侵行動。

日軍取得空中優勢 戰線遭突破

 1941年12月8日上午8時,也就是珍珠港事件發生後不到8個小時,酒井隆中將率領的日軍部隊開始進攻香港。負責攻略香港的日軍部隊,為第23軍第38師團附攻城砲兵一隊,加上其他支援部隊,以及海軍水面艦隊,總兵力達4萬餘人,戰鬥機52架。開戰之初,日本人即摧毀駐軍為數不多的戰鬥機,迅速取得香港上空的空中優勢。由於兵力居於劣勢,莫德庇決議不防守邊境線上的深圳河防線,而將3個營兵力部署在醉酒灣主防線上。英軍兵力不足以占領防線之全正面,因此日軍於12月10日輕易攻陷城門稜堡,致使這條英軍倚重的主戰線遭到突破。

 日軍獲得如此迅速的進展,讓酒井隆頗感意外,在日軍所制訂的計畫中,預期需要1個月的時間,才能突破英軍的防務。12月11日,莫德庇下令撤退,將部隊從九龍拉回至香港島。部隊在撤離時,摧毀港口設備和軍事設施,最後一批大英國協部隊於12月13日退入香港島。

英軍頑抗不敵日軍攻勢 

 為了固守香港島,莫德庇將部隊進行重組,區分為東部旅和西部旅。12月13日,酒井要求英國守軍投降,很快遭到英國人拒絕,2天後,日本人開始砲擊香港島北岸。12月17日,另一次勸降再次被拒絕。

 第2天,日軍於香港東北之太古附近海岸展開登陸,日軍很快攻破英國守軍陣地,迫使英軍撤退,並隨即向西以及向南突進,然而在接下來的2天戰鬥中,遭遇到英軍猛烈的抵抗。一直打到12月20日,日軍始突穿至香港島南岸,正式將守軍一分為二。莫德庇指揮的英軍主力繼續在香港島西部作戰,而其餘部隊則被圍困在史丹利(赤柱)半島上。

 12月25日,也就是耶誕節早晨,日軍攻占開設於聖史蒂芬學院的英軍野戰醫院,虐殺若干戰俘。眼見防線遭突破,守軍嚴重缺乏必要資源,莫德庇於當日稍晚時分,向總督馬克艾奇遜楊爵士(華名楊慕琦)建議,繼續戰鬥除添增不必要的傷亡,已無實質意義。於是,在堅持17天後,總督楊慕琦在香港半島酒店向日軍投降。這一天,在英國戰史上被稱作「黑色耶誕節」。

 英國在香港保衛戰中的損失約10000人被俘,2113人陣亡或失蹤,另有2300人負傷。日軍傷亡人數為 1996人陣亡,約6000人負傷。日軍在香港製造數起戰爭暴行,先是在西灣砲臺和慈幼會堂,日軍殺害在此戰鬥中被俘的大英國協士兵;另在聖史蒂芬學院的野戰醫院,也有若干戰俘遭到屠殺。

 日軍攻陷香港,可以說是日本帝國陸軍在東南亞取得一連串勝利的開端,也是大英國協在東南亞遭受挫敗的起始。日本人占領香港之後,對香港住民實施高壓統治。1945年夏,盟軍策劃「金剛鑽作戰」,以中華民國陸軍為主力,在盟國海空武力的支援下,由陸路反攻廣州與香港。後因日本天皇於8月15日宣告無條件投降而未及實施。(作者為軍史作家)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