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28 

軍事論壇

【軍事論壇】軍民飛航管制合作 強化空防與飛安
軍用雷達因作戰需求,其偵測目標的精準度與效率,都遠高於民用雷達,甚至包括在水面上活動的艦艇。(取自美國空軍網站)

◎許邁德

 今年亞太各國民航單位紛紛更換新型雷達,除原本可偵測航機的方位、距離、高度,協助管制員掌握航機動態確保飛安外,更把「次級雷達」(SSR)原有之Mode AC答詢模式,提升至國際民航組織建議之Mode S先進答詢模式,進而提供更精確的航機監視服務。

 許多國家飛航情報區與防空識別區大體一致,當民航擁有更精確的航機監視服務時,相關資訊會同步提供給空軍戰管運用;因此,不分平日與戰時,軍民飛航管制必然密切互動,才能確保國家的空防與飛安。

航管提供飛航安全情資

 各國飛航情報區主要任務是飛航管制(簡稱航管),係依國際標準及規範,24小時提供國內外軍民航機的航管服務。管制員在航機飛航途中,利用雷達、各種自動化裝備,以及無線電等陸空通信傳遞資訊,引導航機安全、有序、便捷地飛航至目的地。航管服務必須包括助導航定位與引導、天氣現況與預報、飛航情報資訊,以及航空通信等相關支援。

 航管提供三階段服務,首先是機場管制,由各機場塔臺執行,管制員以目視與地面雷達等方式,掌握機場內及機場附近的航機動態,並以無線電提供航機起降、滑行、停機等導引與管制。其次為近場管制,由各區域的近場臺執行,管制員使用雷達及無線電,掌握航機位置及高度,管制機場附近剛起飛及準備降落的航機,讓航機得以在機場附近擁擠的空域中取得安全間隔,俾順利爬升及下降高度。三是區域管制,由各區域管制中心執行,管制員使用雷達及無線電管制飛行高度2萬呎以上的航機;不論是離場、到場還是過境飛航情報區,當其航程超過該飛航情報區的範圍時,就必須與相鄰飛航情報區的管制員交接管制權責,讓航機隨著航程延續而安全管制不間斷。

 航管除對航機提供上述服務之外,若遭遇惡劣天氣、鳥擊、機械故障、油量不足、目的地機場因故無法降落須轉降,或乘客身體不適等意外情況,都有應變危機處理程序。經由任務編組的航管聯合協調中心,與空軍協調軍民航相關管制作業。

戰管監控領空守護國安

 各國空軍戰術管制單位(簡稱戰管),運用部署於全國各地固定與機動的雷達站,針對防空識別區進行全天候24小時偵測,監控領空內戰機、不明機、彈道飛彈等各種活動,並管制三軍與其他空勤單位,例如空中警察、陸、海軍航空部隊的作戰、搜救、演習,測量、偵照、訓練等空中任務。

 因應科技發展與各階段的戰備需求,1979年亞太區域完成「天網」半自動防空系統,其偵測範圍為西太平洋周邊的防空識別區;接著在1994年,日、韓等國啟用全自動防空系統,整合美軍的海基雷達與E-2空中預警機之雷達情資,隨後於2012年各國加強升級防空系統,整合美國盟邦所有雷達情報,包括民航與飛彈陣地等外部訊息,建構「整體防空雷達情報網」以執行聯合防空作戰。2013年美國於亞太盟邦設立「長程預警雷達」,其偵測距離視目標雷達截面積(RCS)大小而異,如10平方公尺的目標為5000公里,較小如飛彈等的目標為1500公里。

 目前防空系統的戰力,可同時顯示偵測範圍內的多個目標,以及引導數批戰機進行攔截、搜救與偵照、巡邏等任務,並可協調地對空飛彈、防砲、海軍艦艇等部隊,同步展開聯合防空作戰任務。當系統發現敵機後,立即把目標的機型、速度、高度、航向等參數,通過地空數據鏈路傳送給空中的攔截機。

 空軍在防空識別區內執行雷達監控,具體掌握海、空周邊的戰機、飛彈,以及接近領空的任何具威脅目標。若有侵擾目標接近到防空預警區,立即派遣空中巡邏戰機、廣播驅離、攔截示警,以及防空飛彈追監等戰術動作,確保的空防安全。

軍民雷達運用模式差異

 依雷達原理而言,軍民用雷達都是向空中發射電磁波,當目標反射或回應時,經計算而獲得其方位、距離、速度、高度等訊息。兩者最大的差異是,軍用雷達因作戰需求,其偵測目標的精準度與效率,都遠高於民用雷達,甚至包括在水面上活動的艦艇。

 軍民用雷達同樣擁有「初級雷達」與「次級雷達」,次級雷達必須搭配民航機上的「雷達迴波器」、軍機為「敵我識別器」,該裝備亦為「空中防撞系統」的必要配備,但軍機常因航跡隱密需求,而關掉敵我識別器,只有初級雷達能接受到其「不明機」的反射波。

 當雷達迴波器或敵我識別器接收到次級雷達發射的詢問訊號,立即回答相對應的訊息,即可知道航機的高度、單位、機號、機型,並計算出方位、距離等訊息,以及選用的識別代碼,如7500表示遭遇劫機、7600表示通訊故障、7700表示緊急狀況(機械故障或機上乘客突發重大傷病)。

 至於次級雷達的Mode AC答詢模式,可讓監視空域中的所有航機同時回答詢問,因此很難識別是那架航機,特別是在航機數量較多的空域更加嚴重;國際民航組織建議提升的Mode S先進答詢模式,就是對每架航機採取個別詢問方式,以排除回答訊號難以識別的困擾。

精進航管措施確維安全

 2001年9月11日發生的911恐怖攻擊事件,事後檢討為何不能即時發現並攔截擊落飛機?經調查,當劫機犯闖入駕駛艙搶奪操控權之後,立即關掉雷達迴波器。此時,航管單位只能從初級雷達看到「不明機」,即依識別程序使用無線電詢問,恐怖分子當然不會回答,經多次詢問後,發現其航跡已接近限航區,才用熱線告知空軍緊急起飛攔截,可惜為時已晚。

 2014年3月8日,馬來西亞航空航機失蹤事件,經調查,航機起飛不到1小時後,不明原因關掉雷達迴波器及通訊系統,在胡志明飛航情報區失去聯絡,但馬來西亞空軍雷達仍可間斷性的偵測到其航跡;隨後依循最後的霹靂島航跡展開國際搜救行動,但皆無所獲。多日後,泰國空軍表示,雷達曾發現1架不明機改變航向飛往麻六甲海峽,但無法證實是否為該架失聯航機,因而錯失搜救的第一時間。

 這2起案例都涉及雷達迴波器被關掉,國際飛安專家建議,將其開關改為不能由飛行員控制,便可預防類案再次發生。目前該建議尚無定論,但在911事件後,已強化駕駛艙門,並加鎖與對外監視器,防範遭外界入侵,劫持航機,確保飛航安全。(作者為飛安專家)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