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08 00:00

即時軍聞

抗日名將戴安瀾遠征緬甸聞名 以寡擊眾殲日軍
戴安瀾將軍以遠征緬甸聞名,寧死不屈的精神,贏得國內外人士的尊崇。(翻攝自《戴安瀾傳》)

記者劉佩倩/專題報導

 黃埔創校建軍歷經百年歲月,培育出許多名將,歷經無數大小戰役,為國犧牲奉獻。其中,抗日名將戴安瀾將軍,以遠征緬甸聞名,在同古保衛戰時,憑藉「為國戰死,事極光榮」的信念,以寡擊眾,阻殲日軍,不僅贏得國內外的尊崇,其寧死不屈的精神更為世人傳頌。  

 戴安瀾,字海鷗,安徽無為人,生於民國前7年,黃埔軍校第3期畢業,其治軍嚴謹,所率部隊勤訓苦練,能征貫戰,北伐剿共,無役不從。民國22年戴安瀾參加長城抗戰,浴血奮戰3晝夜,阻敵攻勢進展;在民國27年的魯南會戰,曾率部在中艾山與日軍激戰4晝夜,同年8月參加武漢會戰,升任第5軍第200師師長。

 民國28年12月,戴安瀾奉命進攻廣東崑崙關,日軍第5師團依山築壘,憑險頑抗,戴安瀾率領部隊,在敵機狂炸下,奮死衝殺前進,指揮有方,雖身受重傷而不下火線,擊斃日軍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取得重大勝利。

 民國31年3月,戴安瀾率部赴緬甸參加遠征軍抗戰,率領200師不惜冒孤軍深入的危險,開進同古,逐次接替了英軍的防務。200師全體官兵堅守陣地,勇猛還擊,誓死禦敵。

 同古保衛戰歷時12天,200師以高昂的鬥志與敵鏖戰,予敵重創,打出了國威。戰爭結束後,戴安瀾在撤退過程中,遭敵襲擊,身負重傷。由於緬北複雜的地形和連綿的陰雨,戴安瀾終因缺乏藥物醫治,傷口化膿潰爛,在緬北茅邦村壯烈殉國,時年38歲。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