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29 

軍事論壇

【軍武特輯】水下奇兵 潛艦構造大剖析
【軍武特輯】水下奇兵 潛艦構造大剖析1
【軍武特輯】水下奇兵 潛艦構造大剖析2
【軍武特輯】水下奇兵 潛艦構造大剖析3
【軍武特輯】水下奇兵 潛艦構造大剖析4

文:金太亨

 潛艦是強而有力的戰略性武器,也是我國國防自主努力的目標;為使國人了解潛艦性能、基本構造及種類,本報製作軍武特輯,期透過多元主題介紹,引領國人對潛艦有深入認識,強化國防認知。(編按)

 所有在海面上航行的軍艦,最大的噩夢就是無法浮航而沉入海中,不過有一種軍艦卻是既可以浮上海面,也能潛入海中戰鬥,那就是潛艦。

 人類實際用於軍事作戰的潛水艇,最早出現在18世紀。至於類似現代造型的潛水艇,則是由德國人研製、一次大戰著名的「U艇」。而德國海軍潛水艇在二次大戰期間實施的「狼群戰術」(Wolfpack),還一度成為水面船隻的嚴重威脅。

 不過,早期的潛艦作戰,仍擺脫不了傳統水面作戰的思維,除了發射魚雷攻擊船艦之外,潛艦還會浮上海面,直接以艦砲射擊船隻。

兩大設計 潛艦浮沉自如

 潛艦與水面艦艇最大的不同在於兩種重要設計,首先是利用在艦體內部注入、排出空氣或海水的方式,使潛艦能夠浮上海面或下潛到海面下航行。當艦體內引入海水、浮力減少之後,潛艦就能下潛,維持在海面下航行。而只要利用壓縮空氣將艦體內的海水排出,潛艦就可重新獲得浮力上浮,如一般船艦在海面上航行。

 另外,潛艦能在海中安全航行的法寶則是壓力殼。由於在水中每向下約10公尺深度就會增加1個大氣壓力,因此採用高張力鋼板建造的艦體壓力殼,必須能夠承受海面下的海水壓力,否則潛艦就會被壓破、解體。潛艦的艦體壓力殼設計,主要包括單殼、雙殼兩種構型,雙殼艦體是在壓力殼外側增加非壓力殼,兩層殼體之間則配置上浮、下潛用的水櫃等;現今也常見潛艦混合在部分艦體採用雙殼構型。

 早期潛艦外形仍然與水面船艦的艦體類似,艦艏也與軍艦相仿,甚至甲板上還裝有艦砲、防空機砲,後來才逐漸演變成圓柱形,以及現今常見的水滴、雪茄外形。而更加流線的潛艦外形,不但可以減少在海水中產生的航行阻力,同時也能降低噪音、提升隱密性。

聲納、魚雷、帆罩 基本設備

 現代潛艦的基本構造,在艦體前段主要安裝聲納、魚雷發射管、前翼。由於在海中無法直接看到物體,也無法利用雷達發射電磁波偵測目標,因此只能仰賴聲納來偵測。聲納主要分為主、被動兩種類型,被動聲納可以接收從海中傳來的聲音訊號;主動聲納則可在海中發出音波,再接收反射的回波訊號。除了艦艏之外,現代潛艦在艦體兩側也可安裝被動聲納陣列,或是在艦艉配備被動拖曳聲納。

 魚雷發射管是潛艦的主要武器,可用於發射魚雷、潛射飛彈;二戰時期的潛水艇,在艦體後段還會配置向後發射的魚雷發射管,例如我國海軍的海獅號(791)、海豹號(792)潛艦。安裝在艦體兩側的前翼,主要用於控制潛艦下潛或上浮的角度;除了艦體前段之外,前翼也可裝在帆罩兩側,例如我國海軍的海龍號(793)、海虎號(794)潛艦。

 位於艦體中段上方最明顯的凸出結構是帆罩,內部配置可伸縮的潛望鏡、天線、呼吸管等。潛艦在海中潛航時,潛望鏡可以360度旋轉,用來觀察周邊的海面狀況,搜尋水面目標,或是確認攻擊戰果;傳統的潛望鏡採用光學鏡片,目前則已發展出光電潛望鏡,改為利用光學、紅外線等攝影設備來觀看海面景象。呼吸管能夠在潛艦潛航時露出海面,引入柴油主機運轉所需的空氣。

 至於艦體中段的內部,則有戰鬥指揮中心、航行控制艙間、官兵生活艙間。此外,彈道飛彈潛艦也會在該段艦體裝載彈道飛彈。

 艦體後段主要是動力系統的艙間,柴電潛艦裝有電池組、柴油主機、電動馬達等;至於核子動力潛艦,則是裝有核子反應器、渦輪機等。艦艉除了配置十字形或X形尾舵,還裝有推進用的俥葉;我國海軍的海龍、海虎號潛艦都是採用十字形尾舵。

 現代潛艦的動力系統,主要包括柴電、核子動力兩種。其中柴電潛艦是以電池的電力驅動俥葉,再以柴油主機為電池充電。核子動力潛艦則是將核子反應器產生的高溫轉換為動力,再驅動俥葉航行。

彈道飛彈潛艦 重要嚇阻武力

 至於現代潛艦在分類上,主要包括攻擊潛艦、彈道飛彈潛艦兩種。大多數的潛艦都屬於攻擊潛艦,可從海面下發射魚雷、潛射飛彈,攻擊敵人海中的潛艦,或是海面上的作戰艦艇。至於彈道飛彈潛艦因為必須裝載尺寸頗大的彈道飛彈,通常艦體、排水量都很龐大,同時艦上裝有核彈頭的彈道飛彈,更可以大規模摧毀距離很遠的目標,因此彈道飛彈潛艦成為軍事強國的重要核子嚇阻武力。

 若以航程區分,則可分為遠洋潛艦、近岸潛艦。遠洋潛艦的航程很遠,能橫越海洋、長期執行任務;近岸潛艦則只能在近岸海域執行任務。另外有一種特例,則是小型的特戰潛艦,可用來搭載特戰部隊,潛入敵人海域執行任務。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