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29 

副刊

【筆耕心田】壯懷激烈家國情

◎莊雲惠

 那是一個繁花似錦,卻以此為碧血橫飛的青年送行的春天;那是一個千樹蔥綠,卻以此向慷慨赴義的青年訣別的春天;那是一個黑暗卻透露光明、絕望又滿含希望的春天。因為有一群年輕人用生命敲響了時代的戰鼓,為苦難大地鋪展了一片光明前景!

 三月二十九日,回溯民國前一年的這天,發生了驚天動地的事件:由先烈黃興發起的廣州起義失敗,許多年輕人壯烈犧牲,這是國父孫中山為推翻滿清政府的第十次革命,也間接推動後來武昌起義的成功,建立了「中華民國」。參與這場戰役,義無反顧地獻出生命的,都是風華正茂的青年,為了紀念他們,就將此日訂為「青年節」,又稱「革命先烈紀念日」。

 是「時代考驗青年」,抑或「青年創造時代」?當年來自各行各業的這群年輕人,有留學生、海外僑胞、記者、教師、工人、農民、軍人……不同階層卻轟轟烈烈一同犧牲。只因為看見了「堂堂華國,不齒於列邦;濟濟衣冠,被輕於異族。有志之士能不痛心!」於是「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庶我子子孫孫或免奴隸於他族」,各個滿腔熱血,想的是國家大義、民族存亡,和後代子孫的幸福,才能大勇無畏地面對死亡。

 細讀曾經兩次東渡日本留學的烈士方聲洞在〈稟父絕筆〉寫:「此為兒最後親筆之稟」,那年他二十五歲,已然預知死亡逼近,仍大義凜然寫下:「只以大人愛兒切,故臨死不敢不為稟告。但望大人以國事歸心,勿傷兒之死,則幸甚矣。」認為男兒在世,能為國家強盛,使同胞幸福,奮鬥而死,是大樂也,是「義所應爾也。」並清楚剖析:如果國家滅亡,不僅個人、全國人民都不能倖免於難;倘若成功,所有人都獲得生機,即使因此獻身也死得其所。他深知:「對於家庭本有應盡之責任,只以國家不能保,則身家亦不能保,即為身家計,亦不得不於死中求生也。」千難萬難不得不的選擇:「兒今日極力驅滿,盡國家之責任者,亦即所以保衛身家也。他日革命成功,我家之人,皆為中華新國民,而子孫萬世亦可以長保無虞,則兒雖死亦瞑目於地下矣。」化小愛為大愛,拓小義為大義,這豈僅是一封家書而已,也是心靈深處的沉痛吶喊,是至情至性的真愛流露,更是超越時空、迸射人性光輝的宣言。

 因為壯懷激烈,誓以性命相許求取民族存續,歷史學家羅家倫感動於血淚交織的絕命書,寫道:「一字一淚,這都是千古不磨,散發光芒萬丈的文學作品。這種熱忱的情感,最蘊藏在光明純潔的青年胸中!」在那風雨飄搖的年代、狂飇奔騰的亂世,先烈們「明知不可為而為」的悲壯精神,活出了一個時代的典範,讓後世敬重與仰望!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