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25 

社論

【社論】國軍教戰總則第6條 軍人本色

 軍人予人之印象是剛毅堅強,可承受辛勞與壓力超乎常人,事實上,由於長期接受嚴格訓練,軍人面對各種挑戰與意外考驗時,也比常人更為沉著冷靜。此一軍人特質,是面對多變作戰任務與嚴酷戰場環境所須具備的,尤其在戰鬥節奏快、反應時間短、武器殺傷力強、狀況瞬息萬變的現代戰場上,作戰部隊更要克服各種惡劣條件和阻礙,方能擊敗強敵,完成所望作戰任務。因此,國軍官兵平時即應積極培養強悍韌性,以達成超敵勝敵之使命。

 國軍教戰總則第6條「軍人本色」闡述:「勤勞堅忍、冒險犯難,惟我革命軍人之本色。凡作戰時期愈久,其艱苦程度愈增;且後勤支援,不能盡如所望,故須具有堅忍之精神、剛毅之意志、強壯之體力,方能克服艱危,達成任務。是以部隊雖處於極度疲困,甚至危疑震撼之際,仍須保持其高度之敵愾心與堅定之戰鬥意志,切戒為戰場恐懼心理所支配。故戰士雖在戰況慘烈,幹部傷亡時,亦應自動自發,前仆後繼,相互輔助,奮鬥到底」,意義深刻且明晰。

 隨著武器科技不斷進步,小口徑槍械射程與彈藥貫穿力遠勝於昔。為提供單兵必要防護力,各國均配發各種防護裝具,以抵禦子彈與破片傷害,相關戰鬥個裝從頭盔、防護背心、抗彈板至其他身體防護套件,往往重達數十公斤,因此,單兵不僅負荷更大的裝備重量,在訓練時亦須承受裝備帶來的不便和更高的體能消耗。基此考量,各國無不在訓練方式上力求改變,搭配科學化訓練方法、營養飲食與睡眠等輔助方式,提高單兵肌耐力與體能。

 遠距精準彈藥的普及化,以及近年無人機科技的進步,徹底打破過去線性戰場的部署模式。集結的部隊、固定陣地與龐大後勤補給輜重等,易成為敵人輕易摧毀的目標,因此,作戰必須朝分散、小型、機動方式部署,方能降低敵方精準武器殺傷效果;惟其無疑造成小部隊極大負擔,單兵必須攜帶更多彈藥、糧食與飲水,以減少戰鬥間補給需求,同時也降低後勤輜重規模。

 此外,新式裝備雖然大幅提高部隊作戰能力,但高科技武器裝備所需的電池、工具與附件等,也成為單兵另一種負擔。從個人到班排級通信裝備、小型無人機、操作控制臺、夜視器材及其他常見於戰場上的先進武器裝備,加上前述戰鬥個裝、個人攜行補給品,單兵負荷愈重。美國「陸軍戰鬥實驗室」與「陸戰隊戰鬥發展中心」研究發現,美軍士兵個人平均負荷重量比越戰時期高出近10公斤。

 國軍因應未來戰場環境需求,近年亦全面配賦單兵戰鬥個裝,同時汲取先進國家經驗,研擬各種科學化訓練方法,以強化單兵戰鬥能力。因此,除強化體適能訓練外,亦針對戰鬥實況需求,發展戰鬥體適能訓練,藉由磨練官兵彈藥搬運、傷患背負、S型躍進及其他戰鬥運動,強化肌耐力、心肺耐力、爆發力、協調性等體適能。且在各階段訓練過程中,增加野營課目;教召訓練亦於戰術位置實施,同時強化行軍訓練,磨練官兵適應野外簡陋條件,肆應未來戰場環境需求。

 為強化官兵戰鬥心理素質,除平日與演訓時各種精神教育外,亦藉由增加合理冒險、震撼教育及實彈射訓等課目,強化官兵戰鬥技能並體驗戰場壓力。另地面部隊建置「戰場抗壓訓練系統」,以仿真模擬戰場聲光震撼效果,以及戰鬥過程未知與混亂狀況,進一步強化部隊戰場抗壓力。國軍積極汲取國外實戰經驗,修改各種戰術與戰鬥狀況設計,在演訓過程增加通信中斷、補給受阻、電戰干擾等想定,有助提升各級指揮官及部隊應處不意與艱難戰況之反應能力。

 在敵情威脅嚴峻與敵軍戰術戰法不斷改變條件下,國軍務須積極在教育訓練方面力求精進。尤其,國人長期處於繁榮富足生活條件下,如何讓官兵在入伍階段「由民轉兵」時,鞏固誓死衛國的心理基礎,在部隊訓練過程,培養出於極度疲困、危疑震撼及戰況慘烈下,依然不為戰場恐懼心理支配,保持高昂戰志,乃為各級幹部須深研窮究之重要課題。

 「人者,心之器也。」軍人本色之形塑,是從生理到心理均能適應任何艱難挑戰。精神教育的心理建設與嚴格訓練的鍛造,是養成軍人誓死效忠國家與強韌慓悍特質的不二法門。國軍各級幹部應於平時逐步強化所屬精神教育,並深研敵情威脅變化,學習各種實戰經驗教訓,嚴肅軍紀要求與磨練官兵戰鬥職能,以打造無堅不摧之鋼鐵勁旅。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