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26 

國際瞭望

【國際瞭望】德拒俄「中」人士登軍機 防竊密
 德國空軍今年在星航展展出A400M運輸機,因故拒絕陸民參觀,凸顯德「中」矛盾擴大。(達志影像/路透社)

◎胡敏遠

 今年於新加坡航展期間,德國對其展示的A-400M型運輸機,限制具有中國大陸籍的參觀者進入機艙內參觀,此舉遭人錄影並在社群網路廣為傳播,引發陸民強烈反彈,宣稱此種行徑實與清末民初中共遭到外族侵略、羞辱不堪的「百年國恥」實無二致,民怨隨之四起,也引發中共重視。由於中共當前正努力與歐盟洽談「歐中投資協定」,為避免造成過大的紛爭與誤解,官方將此事件定調為個體事件,宣稱不會影響德「中」之間的外交與經貿關係。

防杜資料外洩 制衡俄「中」

 事實上,歐盟多數國家受到烏俄戰爭影響,認為中共是俄羅斯幕後的最大支持者,且不斷大量的支援俄軍所需軍備物資,以及關鍵零組件,致使俄軍持續侵略戰事。為此,德軍事部門限制俄羅斯人及陸民,在航空展中參觀德國運輸機,以防止重要軍事機密外洩。尤值注意的是,烏俄戰爭已超過2年,美歐國家為支持烏克蘭,早已對俄國實施全面制裁,卻讓俄國與中共的關係日益親密,雙方的軍事合作,更令世人懷疑俄「中」正與其他極權國家擬組成「稱霸聯盟」,以對抗美歐國家。德國為美國在歐洲重要的軍事盟邦;因此,軍方做出防範於未然的舉措,實屬正常,中國大陸民眾卻將其上綱為「種族歧視」,並與「百年國恥」相互連結,實有小題大作之嫌;此事件雖未擴大成民族之間的仇恨,卻暴露出美歐國家擔憂中共不斷擴張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其間堂奧實值研究。

 德國是歐洲最富裕的經濟強國,惟國內政治卻是立場極不一致,主因沒有一個政黨能在國會選舉中過半,不得不由國會最大黨—社民黨與各黨組成聯合政府;內閣成員中,國防與外交2個部會的首長,是由反對俄羅斯與中共極權統治的綠黨擔任。在對中共立場上,總理蕭茲及經濟、觀光、能源等部門,認為應增強與中共的經貿關係,以維繫德國的經濟發展,但在外交與國防上,因受綠黨「反中」立場的掣肘,讓德國與中共的經貿關係始終處在不和諧的狀態。

 此次反制陸民登上德運輸機參觀事件,原是為防止軍機資料外漏,實際上,德國「反俄」情結才是造成事件向民族衝突方向發展的導火線,陸民也忽略當前烏俄戰爭,中共當局與俄羅斯的親密程度,必然會引發德國政壇「反中」、「仇俄」人士的不滿,更擔心中共有心人士藉參觀之名,進行竊取重要軍事機密,進而將重要資料轉交給俄羅斯。殊不知,德國的精密軍備例如「豹2」戰車、「金牛座巡弋飛彈」等已援助烏克蘭,並在戰場上成為打擊俄軍的利器,為此,德俄關係極度緊張,因而在航太展上,限制具有俄「中」籍人士入機參觀,其作法實屬國防保密的一環,卻意外的傷害到德「中」之間的外交關係。

反「中」立場在歐洲國家發酵

 從事件的爆發也可看出,俄「中」的軍事合作已對歐洲國家造成極大困擾,為了穩定歐洲國家安定,「去中國化」實際上與當前歐盟通過的「去風險化」屬同一意涵。烏俄戰爭爆發以來,美歐國家對俄國制裁是在全球各個領域防堵中共的崛起,卻讓俄羅斯感到不安,因而莫斯科當局在軍事、經貿、能源及金融等領域,不斷強化與中共合作。俄羅斯選擇強化與其合作,實因自身為區域強國,但整體國力卻不足以對抗歐盟對其制裁,又想改變現行的國際規則,進而採取深化與中共合作,以便對抗美國。而美國則正與中共進行一場全球性的政治、意識形態、資訊和經濟的競爭。北約作為美國最重要的盟邦組織,不僅是在歐洲對付俄羅斯,且在全球範圍未來可能向亞洲地區擴張,目標是要建立更大的結盟體系,圍堵中共。

 當前,歐盟國家多與中共維持緊密的經貿關係,因而模糊化反對中共為極權國家的意識形態。然而,受烏克蘭在烏俄戰場上的失利,歐盟國家再次燃起「反中」、「仇俄」意識,認為彼等國家的軍事合作,是造成今日國際動亂的根源。所以,德國國防部在航空展上表現出「反中」的觀點與作法,雖不符合航空展舉辦的目的與宗旨,但卻能獲得多數歐洲國家的共識,主因俄「中」在軍事、能源與貿易上的合作,已對歐洲、甚至全球造成系統性的威脅所致。 

中共不法科技擴張 威脅全球

 當前,中共官方處理此事件的方法與民間反應的態度截然不同。眾所皆知,中共是個專制政權,且把中國大陸社會輿論、民眾反應都列入政權必須控制的項目。中共為了經濟發展,正與歐盟洽談「歐中投資協定」,因而將事件無限上綱,避免影響到兩國的經貿交往。

 事實上,中共一直是德國最大的經貿進出口國,每年也從德國賺進數量不貲的外匯,德國人對中共的經貿野心早就了然於胸。中共官方雖壓制住民間憤怒的情緒,但德「中」的貿易赤字,以及其不斷以不法手段竊取西方國家高科技的作法,早已讓美歐國家感到不滿。尤其,中共對科技發展的策略,是以政府對企業的補貼,並以非法手段竊取他國科技機密,再重新包裝成中國大陸製造產品,此點也證實歐美國家認為,中國大陸的科技發展已對全球造成系統性的挑戰。所以,此次衝突事件雖未擴大,卻意外凸顯出德「中」之間貿易及科技上的不平衡,才是醞釀此次衝突的根本原因。

 德國是美國在歐洲的重要盟邦,也是北約組織中具備領導地位的大國,德國的軍事科技不斷精進,幾乎可與美式裝備並駕齊驅,德國國防部為確保軍事科技不被俄、「中」有心人士竊取,因而在航空展上採取較為積極的保密手段,此舉雖不符合商業的競爭行為,但出於俄「中」關係及烏俄戰爭的現實情況,作法亦屬可接受的範圍。然而,陸民因受歷史記憶影響,連帶將此事件認為是對「中國大陸人民」的羞辱,其間的誤會及所發生的衝突,都「情有可原」,此次事件雖未繼續發酵,但已彰顯中共的科技進步及運用不法手段提升自己的作法,已令國際社會深感畏懼與憂慮。

(作者為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