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27 

社論

【社論】強化媒體識讀 肆應認知作戰威脅

 隨著數位科技迅速發展,社群媒體已是全球資訊流通的主要管道,惟是類平臺在社交運用之外,亦成為威權國家進行認知作戰的新舞臺。近期,美國眾議院通過法案,要求抖音(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在6個月內與TikTok分開,凸顯對於訊息安全性的深切擔憂。

 此外,媒體監督機構「媒體事務」近日發布一篇報告,指控TikTok透過獎勵機制,變相鼓勵平臺用戶製造各種稀奇古怪的末日陰謀論,以獲取流量,成為陰謀論與假訊息的散布溫床,引起國際輿論嘩然。由於是類平臺的開放特性,易受各種不明勢力的操控和滲透,對民主國家的社會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事實上,英美等民主國家早已意識到社群媒體在塑造民眾觀點和操控輿論上的潛力,多次提出警告;也因為虛擬世界的隱蔽特性,少數國家或組織開始大量創建虛假帳戶,從而在社群媒體中製造虛假的輿論氛圍,影響公眾的觀點和行為。

 在國際戰爭中,對於社群媒體的操控,已是常見的戰略手段。俄羅斯在烏俄戰爭中,利用社群媒體平臺,對烏克蘭進行滲透破壞,並煽動其內部分裂或不滿情緒,即是明顯案例。進一步來說,社群媒體現今常被用來進行輿論戰、塑造國際形象,並藉此影響國際關係和外交政策走向。

 要防範認知作戰,主要作為之一,即是重新審視資訊安全的重要性與防護措施。當前國際環境中,資訊安全已超越單純的技術議題,成為國家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環,此在眾多國際衝突與戰爭中,屢屢獲得明確印證。如前述烏俄戰爭中,資安即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莫斯科透過社群媒體和網路輿情操作,試圖影響國際社會的觀點與看法,並透過操縱訊息,支持其在烏克蘭的地緣政治目標;這般操作,不僅削弱了民主進程,且對烏國主權和安全構成實質威脅。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其他地區,例如中共對我國的長期統戰與認知作戰手段,均透過網路攻擊和訊息操作,試圖影響國際社會對我的支持,並進一步挑撥國人情感,達成影響社會輿論與政府政策之雙重目的。

 上述動作,都是對國家安全的直接挑戰,因此,加強資訊安全淪當前國際社會的重要課題,唯有確保數據傳輸的安全和隱私,方能有效抵禦來自威權國家的認知作戰,且這不僅是單一國家的責任,更是國際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處境,透過加強合作,制定更嚴格的訊息安全標準和規範,以有效因應當前和未來資訊安全挑戰,從而保護民主制度、維護國家安全和公民權利。

 在當前仍持續進行的烏俄與以哈戰爭中,可發現民主社會的開放特性和風險,並顯現出一定程度的脆弱性。民主社會的開放性質,雖促進資訊的自由流通和觀點的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國家的溝通和社會的凝聚力,卻也為敵對勢力提供潛在機會,使之能加以利用,進行認知作戰。

 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中,莫斯科即是利用社群媒體和網路輿情,散布假新聞,破壞烏克蘭的社會穩定,不僅挑戰烏國主權,還破壞國際社會對真相和公平性的看法,進一步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加以社群媒體平臺的演算法,傾向於推廣極端的內容,也推升了認知作戰的風險。在美國社群媒體上,極端的政治觀點和虛假訊息常被放大和傳播,除加深社會分裂,也將削弱民眾對真相的辨識能力。

 據此,如何加強對社群媒體平臺的管理,確保內容的公平性和真實性,是保護民主不受侵害的重要作為。目前,新加坡與印尼政府之相關機構,已著手以言論自由為基礎,陸續制定更嚴格的律法規章,要求社群媒體平臺對內容進行有效審查和監管,以防虛假訊息和極端觀點的傳播。

 為防止錯假訊息之害,民眾也應加強自身媒體素養,避免受到認知作戰影響和操控,並用以維護民主社會的穩定和健康發展,保護國家免於受到外部勢力的影響。

 藉由科技快速傳播的錯假訊息,危害日熾,各國應共同合作,加強對社群媒體平臺的管理與要求,除制定嚴格的資訊保護法規,限制敏感資訊的收集與傳輸,並推動實名化帳號認證,要求平臺透明化其內容監管機制,增加公眾對於認知作戰的免疫力;同時透過教育和公共宣傳,強化人們對錯假訊息的辨析能力,建構可信任之媒體環境,以深化民主基石。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