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19 

寰宇韜略

【寰宇韜略】烏俄交戰飛彈攻防 影響戰略穩定(下)
 雖然現代科技令傳統彈頭武器具備精確打擊能力,但也可能加深俄方搶先動用核武的可能性。圖為俄軍RS-24洲際彈道飛彈(北約代號SS-27 Mod2)。(達志影像/美聯社)

◎蔡馥宇(譯)

(接上文)

 烏軍在烏俄戰爭爆發初期,依靠前蘇聯時代的防空與飛彈防禦系統應對俄軍攻擊,這些防空能力雖不甚先進,但已足以拒止俄國取得烏國領空制空權,隨著俄軍在2022年秋天改變戰術,針對烏克蘭大都市與關鍵基礎設施發動飛彈攻擊,烏國防空能量日益無法應對,導致其基礎設施嚴重受損。

 隨後,烏國開始接收歐美軍援的防空與飛彈防禦系統,其攔截俄國飛彈與無人機效能也大幅提升。在這段期間,烏國宣稱其攔截率達80%,代表俄國發動每5次長程打擊中,就有4次遭到擊落,當然這些數據尚無法被第三方獨立驗證,不排除為烏國戰時宣傳,但透過各種社群媒體公布的影片與照片,仍能確認烏軍成功攔截相當數量的俄軍打擊武器。

 透過目前戰報分析可知,烏軍已在首都基輔周邊部署一個密集且多層次的防空與飛彈防禦網路,在補給充足前提下,有能力防禦絕大多數種類飛彈攻擊,但烏國其他城市與鄉村地區的空防則相對脆弱。

 在俄國方面,由於烏克蘭欠缺長程打擊武器,俄國防空與飛彈防禦系統受到的挑戰也相對較少,但讓人驚訝的是,許多烏軍發射的亞音速巡弋飛彈或無人機,生存率比俄方高,且其命中目標的機率也相對更高,不只擊中距烏國領土數百公里外的機場,甚至疑似多次試圖滲透莫斯科領空。

北約、俄長程打擊力均脆弱

 烏俄戰爭爆發至今,已成為傳統飛彈技術測試場,也重新定義現代戰爭對長程打擊的認知,本文則進一步從3方面討論這類長程打擊武器對戰略穩定的衝擊。

 首先,烏俄戰爭展現長程打擊武器在現代戰爭的實用效能,其能執行多種關鍵的戰術、作戰與戰略任務;飛彈防禦能力則具備有效拒止對手執行長程打擊任務的能力,亦同樣獲得重視。無論烏俄戰爭後續發展,俄國具備廣闊領土與強大國防工業實力,勢將針對前述經驗教訓進行強化,重新武裝與配備更強大的長程打擊能力,讓此能量成為未來北約與俄國之間對抗的核心戰力。此外,同時也應提升基礎設施生存性,以因應敵軍潛在攻擊。

 不過,相較於俄國,絕大多數歐洲國家並未部署足夠長程打擊能力,且絕大多數長程打擊能力是以空射武器為主,其依賴戰機載具與機場跑道等基礎設施,在未獲預警時「極度脆弱」。潛射武器被視為目前唯一真正具生存性的長程打擊武力載臺,但北約國家只有美國、法國與英國擁有此類武器,部分北約國家則在考慮採購。

 在此同時,俄國的長程打擊能力生存性同樣脆弱,以烏俄戰場為例,俄國因欠缺靈活指揮架構,在烏軍接裝高機動砲兵火箭系統後,俄軍後勤樞紐與彈藥堆棧屢遭重創,直到遭受嚴重損失後,俄國才開始將這些關鍵設施,移至烏軍砲兵火箭無法打擊的位置。

 本文認為,由於北約與俄國的傳統長程打擊能力,同樣面臨脆弱困境,恐導致衝突發生時,決策者必須面臨強烈的「搶先使用」壓力,從而導致衝突快速升級,甚至邁入動用核武發動「第一擊」的困境。

俄國重視戰略嚇阻概念

 在俄國軍事戰略教範中,傳統長程打擊武器一向具備重要地位,其既是俄軍發揚火力的核心,也是控管衝突升級的手段之一;然而,俄軍長程打擊武器在烏俄戰場發揮效果不佳,尤其面對西方軍援的防空系統時無法占據優勢,已對俄國戰略產生相當衝擊。

 畢竟,俄國軍事政治思想極度重視「戰略嚇阻」概念,其透過軍事與非軍事手段脅迫與嚇阻對手,在平時防止俄國國家利益遭到外敵軍事侵占與威脅,在戰時則著重控制局勢升級,尋求建立有利於俄國的局勢下結束戰爭。換言之,俄國的長程打擊能力,既具備軍事涵義,也具政治意義,藉此傳達俄方「製造損害的能力」,進而迫使對手讓步。

 不過,在烏俄戰爭中,俄軍長程打擊武力的效能低落,需要同時發射大量彈藥作為掩護,才能確保一定程度的傷害,這也代表倘若俄方在面對如北約般的同等對手時,鑑於北約空防能量遠超過烏克蘭,俄方為達其軍事與政治目標,勢將更快從大規模長程傳統武力打擊,跨入戰術甚至戰區核子武器門檻,在當前國際軍備管制體系搖搖欲墜情況下,恐對戰略穩定造成更進一步壓力。

傳統彈頭打擊武器威脅增

 隨著科技發展,使用傳統彈頭的長程打擊武器,已日益強大,其不只能用於打擊戰場關鍵目標,甚至會直接對於俄國最重視的核心戰力:核武兵力與其相關基礎設施造成直接威脅,從而影響戰略穩定。

 由於烏俄戰爭衝擊,美方擴大對北約盟邦軍售AGM-158「聯合空對地遠距攻擊飛彈」(JASSM),同時積極研發與部署新一代導引武器、極音速武器等打擊能量;除美國之外,烏軍使用的「暴風之影」/SCALP-EG飛彈,雖然是1990年代研發,2000年代投入使用,但俄國防空系統至今仍無法有效攔截,且這款飛彈的穿透彈頭足以精確打擊地下加固高價值目標,這也代表倘若北約與俄國發生衝突,俄方嚇阻戰略核心─核子武力與其基礎設施,極有可能直接遭受盟軍打擊,進而破壞其「第二擊」能力,加深俄方搶先動用核武的可能性。

 烏俄戰爭是人類史上首次廣泛部署與使用傳統彈頭長程打擊火力,以及飛彈防禦系統的重大衝突與戰爭,既是先進飛彈科技的試驗場,各方也透過雙方飛彈與無人機攻防,觀察相關能力與限制。一如本文先前指出,傳統彈頭長程打擊火力及飛彈防禦系統,在烏俄戰爭中的部署、使用與攻防,已對北約與俄國之間的戰略穩定產生負面影響,尤其相關飛彈與能力的擴散、俄國飛彈武力的可信度減損,以及對傳統核子武力造成的威脅,恐影響俄國決策思維,從而增加北約與俄國之間爆發新危機,或增加軍備競賽(無論傳統武器或核武)的可能性。

 無論如何,傳統彈頭長程打擊武器與飛彈防禦系統,已成為現代戰爭的核心能力,北約國家雖不可能輕言放棄這些關鍵武器系統,但仍需謹慎思考與尋求增加戰略穩定的選項,避免衝突的爆發與升級,甚至輕易跨過核武門檻的可能性。(完)

(譯稿來源:「美國海軍分析中心」研究報告)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