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21 

戰史回顧

【戎裝名人錄】百戰沙場 黃百韜盡忠報國樹典範
 黃百韜將軍一生盡忠報國,其精神與操守,可謂軍人典範。 (本報資料照片)
【戎裝名人錄】百戰沙場 黃百韜盡忠報國樹典範1
【戎裝名人錄】百戰沙場 黃百韜盡忠報國樹典範2

 作為培育優秀軍官搖籃的陸軍官校,其校內有一棟「百韜樓」,目的為紀念以生命鑄軍魂的名將黃百韜將軍;黃百韜歷經多次戰役,建功無數,於「黄泛區中原大捷」身負重傷仍堅決不退,大破共軍立殊功,獲頒青天白日勳章,而在「徐蚌會戰」中,固守碾莊因彈盡援絕,壯烈殉職,其堅貞之情與忠誠操守,當受永世景仰與傳頌。

 黃百韜,字煥然,河北天津人,生於民國前12年,幼年清苦,4歲時父親不幸辭世,依賴母親替人縫補衣物為生。民國5年,黃百韜從中學畢業,眼見國家方立,世局仍不安定,於是立志從軍報國,投身軍旅從基層士兵做起,因表現優異被拔擢排長、連長,後晉升營長。黃百韜以其精明幹練,深得長官器重,之後又自江蘇軍官教育團第5期步科畢業,18年3月,調升第48師上校團長,參加討逆剿共,屢獲戰功,因積功晉升至第41師第123旅少將旅長。

善用奇兵 屢建戰功

 為更加精進自己,以作為帶兵、用兵的基礎,黃百韜於25年進入陸軍大學特別班第3期深造,畢業後,先後歷任冀察戰區參謀長及第3戰區參謀長;當時冀察魯之間,共軍日以滋蔓,乘我軍抗日戰爭之際,陰結敵軍,襲擊我軍部隊;加之蘇、日兩國相互為謀,以其所扶植的偽滿洲國、偽蒙古人民共和國,互約承認,並將我國領土瓜分成四分五裂。雖陷於此烽火歲月,黃百韜仍竭力以赴、驍勇善戰,並善用奇兵,屢獲戰功升至師長。

 抗戰勝利後,黃百韜奉命整編第25師,自杭州沿運河北上,掃蕩共軍。35年秋天,黃百韜受第1綏靖區的節制,參加蘇北掃蕩之役,出揚州,溯運河而北上,適逢友軍挫敗,黃百韜率左翼部隊趕往支援,於淮陰擊敗共軍。

收復多處失地 連戰皆捷 

 36年春、夏之際,黃百韜又率軍北上,解南麻胡璉兵團之危,及救援李彌兵團,使得共軍無法接近魯南山區以南,之後於數月間接連收復平度、萊陽、煙台、膠東等地,期間連戰連勝,讓敵軍聽聞「黃百韜」三字更是聞風喪膽。

 37年5、6月間,共軍分別由山東省董口鎮渡河南犯,又乘其空隙,攻陷開封市,圍困杞縣,黃百韜聞訊整編第25師附第3快速縱隊及交警縱隊,由徐州馳援,以急行軍趕往帝丘店;共軍乃轉引其衆以向該部,雙方激戰5日夜,死傷萬計。奮戰中,黃百韜雖負傷仍死戰不退,部隊受其激勵,拚死衝鋒陷陣,重挫共軍,迫使共軍撤退,豫東得以轉危為安,黃百韜因建立殊功獲頒青天白日勳章。

 同年8月,政府命令整編國軍番號,黃百韜晉升為第7兵團中將司令官,下轄第25、第44、第63、第64、第100等5個軍,守海州、新安鎮間,歸徐州剿共總司令部序列,當時東北、華北地區形勢迭變,兗濟道淪於共軍,鄭汴路亦不保,長江以北,黃河兩岸,蘇魯豫間,共軍陳毅、劉伯誠號召約70萬餘兵力來犯,聲勢洶洶,蠢蠢以向徐州。

 徐州古稱4戰之地,屏蔽首都,對於當時形勢尤為重要,黃百韜料想徐州剿共之戰無可避免,便擬定策略,提出作戰構想。10月下旬,國軍集中兵力,將第2兵團西守黃口、碭山;第3綏靖區北禦於韓莊、台兒莊;第6、第8共兩兵團,防範徐州之南;第13兵團守徐州之東,並以第16兵團即徐州城為備,並令第7兵團集中徐州。

 同年11月,黃百韜率領部隊越沂河而向西行,將一舉以渡運河,為布局軍隊壯大陣勢,乃驅軍前行。初兵團的部署西移時,派遣第63軍由窰灣渡河西撤,張勢為南翼,並以第100軍之第44師先守曹入集,當運河之西,做先鋒部隊,其餘部隊留守河湖及新安鎮間,並分批次逐次西移,做為掩護友軍,以及斷後用途。雖然黃百韜顧慮其危險,然而無可為計,8日運河既渡,諸軍行次,皆困於共軍;國軍9日在鐵道橋上放置炸藥,卻忽遭敵軍砲擊,引發橋毀,落水死者無數、器材盡失。頃刻間韓莊、台兒莊等地失守,第12兵團亦退守徐州東郊,於是黃百韜處於孤危之地,連夜趕至碾莊,固守待援。

 碾莊於運河西出之一民寨,四周平緩無險可守,黃百韜所部倉促作掩體,然而共軍已突襲而至,12日情報傳來,窰灣、曹八集接連淪沒,第63軍軍長陳章及第44師師長劉聲鶴皆殉職,因此形勢愈加不利。

居劣勢奮勇抵抗 重挫共軍

 此時,於碾莊一帶,黃百韜所部遭共軍列圓陣包圍至密,在敵眾我寡的懸殊兵力下,黃百韜仍不為所動,率領官兵堅守陣地,奮勇地與來犯之敵作殊死戰,國軍在黃百韜的指揮下,居於劣勢卻奮勇抵抗,雖敵我雙方死傷慘重,猶能重挫共軍。

 隨後,共軍以「人海戰術」大舉環攻我軍所駐守的碾莊車站。至14日,車站失守,碾莊墟乃暴於共軍,後此5日之戰,共軍則全力攻向碾莊。19日早晨,碾莊防守兵力大減,剩餘官兵仍與共軍作最後生死搏鬥。20日,碾莊陷於共軍,黃百韜帶領第64軍殘部撤至大院上,戰火延燒至22日,雖頑強抵抗,最終因糧盡彈絕,黃百韜感慨戰局已無法挽救,不願被敵軍俘虜,因而自戕殉職,盡忠報國,黃百韜殉國時年未滿50歲。

 38年元月上旬,政府派遣人員潛入敵區運回忠骸,並追贈黃百韜為陸軍上將,以慰忠魂。

 緬懷黃百韜將軍一生盡忠報國,他的堅貞之情與忠誠操守,其精神可謂軍人典範,仰賴先賢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無私奉獻,換得今日的民主與自由,國軍官兵秉持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精神,戮力戰訓本務,貫徹捍衛中華民國與臺澎金馬的職志。

(記者黃宥縈輯;資料來源:《黃百韜烈士傳》)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