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21 

社論

【社論】養成減排減塑習慣 確保環境永續經營

 每年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為落實環境永續願景,今年以「Planet vs. Plastics」(地球與塑膠)為行動主題,藉此逐步改善全球環境。為響應世界地球日,我國今年以「多一塑不如少一塑」,號召全民以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為目標,跟進全球「減排減塑」行動。

 世界地球日源於1969年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外海油井漏油事件,當時造成生態重大浩劫,奪走無數海鳥、海洋生物的生命,也啟發時任威斯康辛州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Gaylord Nelson)推行環保運動的想法,希望喚起大眾關注環境汙染問題;而起初為爭取更多學生參與,創辦者選定4月22日介於春假結束至期末考前的日期,成為世界地球日的濫觴。

 1970年舉行首屆世界地球日活動,吸引超過2千萬美國人共襄盛舉,敦促聯邦政府正視因工業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與對人民健康產生的影響。同年美國成立「國家環境保護局」,並陸續通過多項引領世界潮流的環保法案。隨著1992年聯合國舉行「地球高峰會」,世界地球日運動漸獲全球重視,迄今已有包含我國在內的195國、逾5千個環保組織響應,對於推廣環保與永續發展理念、知識及行動,成效斐然。

 世界地球日的訴求,與「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地球高峰會)密切相關。回顧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會議,即是以氣候變遷為主要議題,並由155國簽署《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希望國際社會在全球氣候行動的基本框架內,共同應對環境問題。《公約》1994年生效後,第1屆「締約國大會」(COP1)即於1995年在柏林舉辦,成為每年定期召開的世界性氣候議題決策會議,目前已有198個締約國參與。

 當前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主要規範框架,是2015年COP21達成的《巴黎協定》,全世界所有國家幾乎均已簽署,並誓言致力達成此一將全球平均氣溫升高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的行動;去年舉行的COP28杜拜峰會,重點即在落實《巴黎協定》最重要的細節,並增強各國的實際行動力。

 從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或「世界氣象組織」報告中,都可看出,雖然自《巴黎協定》生效迄今,全球氣溫年均增值多在1.2度內,但去年平均氣溫已高出1.4度,而全球暖化很可能在7年內,跨越升溫1.5度的關鍵門檻。若人類未能在2030年前顯著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全球氣候系統將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乾旱、熱浪、強降雨等極端氣候將迅速增加。

 儘管COP28已達成首次盤點全球減碳進度、承諾轉型脫離所有化石燃料、加速推展再生能源與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加速減少甲烷排放,以及確定全球適應目標,並決定「損失和損害基金」運作方式等成果;但全球極端氣候頻繁出現仍是事實,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提醒世人,唯有各國政府、民間組織,乃至全人類共同採取積極行動,方能及時減緩「人為天災」的傷害。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日前指出,過去百年臺灣各地平均溫度上升約攝氏1.5度,推估冬短夏長、極端降雨頻率強度增加,將是未來顯著的天候趨勢。面對我國當前的環境威脅,政府持續加強對極端氣候事件即時監測,適時提出預警資訊,並配合國際規範,採取多項因應措施。

 我國公布的《氣候變遷因應法》,納入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已2年,「公共工程委員會」要求自今年起,各項政府建案投標須標註選用建材的排碳量,政府電子採購網也將全面新增「碳含量」欄位,促使業者主動申報。另外,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自4月起將開辦系列「淨零排放技術訓練課程」,透過公部門培訓,滿足企業對碳盤查、碳費開徵等新規範的龐大人才需求,推進青年朝「綠領職涯」發展。

 面對世界趨勢,國軍亦積極響應環保,軍醫局已與「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簽署「永續發展倡議書」,希望透過產官學研及公民參與,將減少碳排、綠能轉換、發展AI智能等面向,融入醫勤作業,推進國軍醫療體系達成永續發展目標。

 綜言之,每年世界地球日主題性環保活動,旨在提醒世人重視當前全球環境議題,包括氣候極端變化、海洋污染、森林濫伐、塑料垃圾等,嚴重傷害生態環境,威脅全人類健康。期望地球上的每一分子,都能關切身處的環境,致力讓「減排減塑」成為日常的習慣,以實際行動維護環境永續,生生不息。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