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8/02 

戰史回顧

【戰史回顧】第二次印巴戰爭 空優扭轉戰局
 第二次印巴戰爭中,被巴基斯坦軍摧毀的印度軍戰車。(取自維基百科)
【戰史回顧】第二次印巴戰爭 空優扭轉戰局1
【戰史回顧】第二次印巴戰爭 空優扭轉戰局2

◎温培基

 前言

 1965年的印巴戰爭,是南亞國際關係上的重大事件,對「中」美蘇3國與印巴2國關係影響甚大,且牽動以後的南亞地區政局。「中」蘇2國採取介入並擴大影響的政策,美國則為避免直接介入,積極調停戰事,以免戰事延燒至其他區域。以下就戰前情勢、作戰經過與檢討評析,分述如下:

 戰前情勢

 1954年,巴基斯坦與美國簽訂《美巴共同防禦援助協定》,巴基斯坦空軍獲得美空軍提供的F-86F噴射戰鬥機,戰力大幅提升,並於隔年加入以美國為首的《東南亞條約組織》。1959年,兩國簽訂《美巴雙邊防禦協定》,允許美國租用巴國空軍基地、在巴國境內設立偵察中心,進行對蘇聯的電子偵察活動,巴基斯坦儼然成為美國圍堵蘇聯戰略中的前線國家。

 1962年,「中」印邊境發生自衛反擊戰,以及傳統上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強國對該地區的影響力,使該地區形成超級大國、區域大國、區域內國家和地方民族宗教勢力交織的複雜局面。

 1965年2月,印度軍隊突然占領庫奇蘭恩北部地區,隨即以演習為名增派部隊,並進一步奪占巴基斯坦數個哨所,印巴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因該地區蘊藏豐富石油及礦產資源,巴基斯坦派遣軍隊至該地區,並與印度軍發生武裝衝突。

 1965年印巴戰爭前,美國積極支持聯合國調停、保持中立並向印巴施壓、避免中共進一步介入、同意蘇聯調停印巴爭端。

 1965年3月,中共表示,完全理解巴基斯坦的困境,針對巴基斯坦受到侵略,將絕對支持巴基斯坦。

 作戰經過概要

 1965年8月5日,巴基斯坦武裝分子越過邊界進入印度,進行軍事活動。印度駐喀什米爾的軍隊和當地警察投入鎮壓,許多地方發生戰鬥,印巴雙方都出動軍隊,越過停火線,並占領對方控制的喀什米爾地區。

 8月14日,巴基斯坦以營級規模的部隊,越過查謨邊境發動進攻。

 8月28日,印度關閉哈吉—皮爾關隘,封閉入境道路。印度軍隊以2個裝甲師兵力突入巴基斯坦境內,並攻占停火線西側巴軍的3個哨所。

 9月1日,巴基斯坦軍隊發動「大滿貫行動」。在空軍掩護下,越過巴基斯坦邊境,發動大規模戰車攻擊,雙方戰機亦投入作戰。

 9月4日,巴基斯坦地面部隊在空軍掩護下,對印軍裝甲部隊展開攻擊,並攻占阿克努爾全境,繳獲大量戰車、火砲和軍用車輛。

 9月6日,印度軍隊越過邊境,進入東巴基斯坦的拉哈爾地區。翌日,從拉賈斯坦到信德,進行兩次推進。巴基斯坦空軍出動32架F-86和8架F-104戰機,對印度本土的5個機場和3個雷達站發動突襲,對印度空軍有生力量造成重創,並在空戰中擊落近10架印軍戰機。巴基斯坦空軍奪取制空權的同時,也為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初步扭轉局面。

 9月7日,印度軍以預備隊(第1裝甲師)協同3個步兵師,沿錫亞爾科特向拉合爾發起強大攻勢,並將巴基斯坦軍壓迫至查溫達地區。巴基斯坦軍為保護戰略要地,以直升機空中機動及鐵路運輸裝甲部隊,企圖在查溫達與印度軍進行決戰。

 9月7日夜間,巴基斯坦軍指揮部以2個裝甲師及1個裝甲旅,向印度軍發動攻勢,擊退印度山地師,並攻占印度邊境重鎮克姆卡蘭。

 9月16日,印巴兩軍裝甲部隊在查溫達發動大規模作戰。巴基斯坦戰機使用改良型集束炸彈,給合地面部隊的包圍攻擊,致印度軍裝甲部隊在查溫達地區遭到毀滅性打擊。

 9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兩國停火。在聯合國調停下,印巴雙方在9月23日停火;1966年1月,在蘇聯的塔什干舉行談判,最終達成協議,1月10日發表《塔什干宣言》;雙方同意兩國軍隊回到「印巴控制線」,並釋放戰俘。

 檢討與評析

 運用空中優勢 創造戰場主動

 《孫子兵法》〈虛實篇〉有云:「致人而不致於人,善之善者也。」說明戰場上應掌握主動權,創機造勢;並使敵軍陷於被動,自身卻不被敵方所影響。 

 此役,巴基斯坦軍以劣勢兵力抵抗印度軍進攻,藉由美軍所提供性能先進的F-86噴射戰鬥機,掌握絕對空優後,結合地面部隊發起反擊,創造了戰場主動權。另巴基斯坦軍在關鍵時刻以快速決策,透過空軍對印度軍發動奇襲,造成印度空軍戰力大幅降低,亦是左右戰局的重要因素。

 預想決戰地區 成功扭轉戰局

 著名軍事家約米尼曾將戰略歸納為4 項基本原則,其中第一點為「將兵力迅速機動移至戰場決定點上,藉戰略之行動,確保己方之聯絡線,並威脅或切斷敵方之聯絡線。」

 巴基斯坦軍在第一次印巴戰爭後,陸軍作戰思維不斷創新,尤其強調步兵、裝甲兵、砲兵等兵種間的協同作戰。在與印度軍發生衝突之初,即選定阿克努爾地區作為地面部隊的決勝區域。此地區平坦開闊,適宜發揮裝甲部隊機動靈活與火力強大之特性。巴基斯坦軍在拉合爾南線反擊作戰,以火力急襲後,迅速以戰車與步兵發揮協同作戰,造成印度軍嚴重傷亡,間接導致印度軍潰敗。

 外線作戰 戰力集中不易

 我國余伯泉將軍所著《野戰戰略大軍指揮之部》準則觀點,兩軍交戰,兵力劣勢一方宜採內線作戰,較易形塑有利態勢。約米尼的軍事著作《大軍作戰論》亦提及「所謂內線作戰,即居中央位置的己方對兩方面之敵的作戰,在己方兵力不足,或處於劣勢之際,採取內線作戰方式,常可擊敗優勢兵力的敵方」。此役,巴基斯坦軍兵力較印度軍為劣,應採內線作戰方式,優先集中兵力,擊滅一方之敵後,再轉移兵力,較為適切。

 然而,巴基斯坦軍雖充分運用空優扭轉雙方戰略態勢,對於國力不足的巴基斯坦而言,採取外線作戰,同時對多處發動攻勢,致巴基斯坦軍戰力無法集中,地面部隊最終僅能將印度軍遲滯於拉哈爾地區,戰局也因此陷入僵局。

 結語

 歷時7週的第二次印巴戰爭,印度軍隊死亡2759人、受傷7636人、失蹤1500人,80輛戰車和28架飛機被擊毀。巴基斯方面,估計死亡5800人、457輛戰車及73架飛機被擊毀。雙方均未取得明顯勝利。

 在前蘇聯斡旋下,印巴兩國於1966年1月4日在塔什干舉行會議,並於10日簽署《塔什干宣言》。印巴雙方就兩國恢復正常外交關係、雙方部隊後撤,以及經濟、難民和其他一些問題達成協議。《塔什干宣言》並未提及根據聯合國決議,在喀什米爾舉行決定其歸屬問題的公民投票,僅提出互不干涉內政和不使用武力,而是透過和平手段解決彼此爭端。美國在第二次印巴戰爭所扮演的角色,有別於冷戰期間兩大強權的爭奪,凸顯印巴之間對立的複雜程度,即使國際間的超級大國亦無法改變。(作者為國防大學教官)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