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1/24 

社論

【社論】認清中共軍民融合圖謀 防科技滲透

 美國前總統川普卸任前兩天簽署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政府各部門,須在60日內提交各類用途無人機,及其關鍵配件的使用情況與安全性報告,並在必要時停(棄)用相關設備,以防止機密外洩。無論新任總統拜登未來是否持續其作法,皆凸顯陸製科技產品潛藏的安全問題和風險;中共近年積極推動「軍民融合」戰略,透過科技、教育和商業行為滲透各國,盜取尖端科技和機敏資訊,已成為各國警惕、抵制之重點。

 「軍民融合」戰略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政以來,為實現富國、強軍之政策主張。2016年中共將「軍民融合」提升為「國家」戰略,並於2017年1月設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由習近平親自指導,負責大型「國有軍工企業」、民營企業、科研院所,以及政府、軍方、民間在「國防科技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工作,被視為達成現代化和實現「小康社會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目標之重點。

 中共對「軍民融合」戰略的重視,不僅體現在領導人公開講話和重要會議議題,亦實質納入中共5年發展計畫。從「十二五」規劃首次將「軍民融合」發展列為獨立章節,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和海洋、航太、資訊等,關鍵領域之「軍民融合」力度。到「十三五」規劃將「軍民融合」對接,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國企」改革,以及「國家製造業」升級轉型,皆可見其著墨之深。今年啟動之「十四五」規劃,預料將進一步提出深度融合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發展之作法。顯見「軍民融合」戰略已成為中共2027年、2049年實現建軍和「建政」百年目標之核心,手段必然無所不用其極。

 從國家發展面向言,任何國家制定發展策略,維護本身利益和安全皆屬常態。惟若帶有高度政治或軍事目的,藉不透明、不公平的競爭和交易方式,非法竊取敏感科技資訊,侵犯他國智慧財產權,則非正當之舉。

 以中共2005年開始實施的「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111工程),和自2008年12月實施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千人計畫)為例,目標皆鎖定世界百強大學和科研機構的海外華人與外國高階人才。從公開資訊可見,包括中共將國內數十所大學納入「軍民融合」戰略共建計畫,派留學生從事外國國防科技情蒐工作,乃至眾多陸企相繼被揭露具有中共軍方背景,並且深度關注海洋、航太、航空、網路空間、量子計算、生物、新能源、AI人工智慧和高超音速武器等領域之最新發展趨勢。這些實例,充分證明「軍民融合」戰略已是中共進軍全球高科技領域的柴火,也讓各國繃緊神經。

 檢視當前美國、歐盟、澳洲、加拿大、日本等國對於陸生留學、陸企投資,以及陸製產品進口管制現況;正著手在入學身分查核、投資條件限制、產品項目審查、禁(停)用設備和法規修訂等,採取嚴格防範。有別於過去對中共敞開就學和投資市場大門,由於竊取研究成果和尖端科技的案件頻頻發生,涉案者和涉及企業在調查後,亦不乏有和共軍或其情報單位接觸往來事實,或是在行動通訊設備、智慧家電,以及科技產品之軟體應用程式,藏有資安漏洞、韌體嵌入後門存取機制等,世人莫不戒慎提防。

 此次,美國聯邦政府部門被要求在期限內,完成清查和評估包括中國大陸在內之外國製無人機使用情形和安全性,主要目標正是去年12月遭美國商務部列入黑名單之陸企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創新」。這家公司製造、研發的無人機,不僅是中共「軍民融合」戰略之典型產品,該公司更同時供應中共軍用無人機,且參與研製,坐實國際紛紛禁用其產品的擔憂。

 面對中共多重科技滲透威脅,各國正研擬或修改法規,強化制度性防護。此外,當陸企投資行為受到嚴密管控,未來是否會影響大陸的經濟、市場和科技發展進程,殊值關注。

 澳洲查爾斯史都華大學應用哲學與公共倫理中心教授克萊夫.漢密爾頓在《無聲的入侵》一書中,曾對中共向澳洲進行媒體、經貿、網路、科技、學術、文化等多方滲透威脅,提出警示和省思。澳洲政府遭遇的安全挑戰,也是世界各國面臨的難題。儘管中共對外宣稱會持續改革政經體制,接軌全球自由市場經濟,仍無法消除各國對其「軍民融合」戰略,高度應用於國防和軍事用途之疑慮。尤其,中共堅持將「強軍興軍」作為「富國強國」之戰略支撐,其科技滲透的威脅,自是難以消除。對我國而言,也要從制度上做好防範,審慎因應中共各種滲透與破壞。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