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22 

社論

【社論】國軍教戰總則第10條 政治作戰

 思想為人類價值判斷所繫,影響一切外在行為。是以,軍隊必須有堅定之中心思想,方能團結一致、萬眾一心,迎接任何敵人的挑戰。在網路與資訊科技發達,認知作戰手段多元化的作戰環境中,政治作戰尤其重要。政治作戰的力量,可鞏固我方思想力量,削弱敵方無形戰力,並藉由各種手段激勵部隊士氣,提升必勝信念。因此,各級幹部必須善用組織、掌握情報、精研謀略,以強化思想力量與心理戰作為,達成動員群眾支持軍事作戰之目的。

 國軍教戰總則第10條「政治作戰」闡明:「國民革命戰爭,以武力為中心之思想總戰體;而政治作戰乃以思想為主導,以組織為骨幹,團結官兵,壯大自己,瓦解敵人。我全體官兵必須堅定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五大信念,嚴肅革命紀律,提高保防警覺,激勵高昂士氣,堅定戰鬥意志並靈活運用政治作戰諸戰法,以確保軍事任務之達成」。顯示政治作戰乃支持武力戰之思想總體戰,藉組織力量鞏固官兵心防,以愛國信念堅定部隊團結,並運用心理戰作為瓦解敵人,協力達成軍事作戰任務。

 國軍政治作戰之核心概念,係以思想戰植根、謀略戰誤敵、組織戰布局、心理戰攻心、情報戰明敵、群眾戰制面。因此,必須從入伍訓練開始灌輸官兵「國家、責任、榮譽」信念,使其了解身為軍人之職責,並透過歷史典範介紹與各單位日常授課,不斷強化思想教育,以鞏固官兵為國家、民族、百姓犧牲奉獻之中心思想。在今日敵人認知作戰手段無孔不入的資訊環境中,堅定愛國思想是對抗敵人心理攻勢的最重要防線,除了基本思想教育外,亦須使官兵了解敵人可能採取之資訊操弄作為,方能有效加以反制。

 《孫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情報是一切作為的基礎,因此不分平、戰時皆須在情報戰取得優勢。情報戰首須確立情蒐要項,據以指導所屬單位進行蒐集,並適時針對敵情報作為加以反制。在獲致可靠情報後,應據以採取各項謀略作為,使敵人難以判明我軍企圖,並藉由各種手段誤導敵人判斷。在此一過程中,心理戰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必須針對敵軍領導階層與部隊研擬針對性心戰作為,使其自興懷疑與猜忌,進而削弱其作戰意志。

 前揭作為均須以嚴密的組織為基礎。政治作戰組織必須結合軍隊、社會與百姓,形成可鞏固戰爭面之綿密網絡。因為情報蒐集、反制情蒐、謀略運作、心戰攻防,皆須擁有嚴謹的組織,方能有效貫徹各項作為。而在保密防諜與防杜心理影響手段方面,更需要透過組織的力量使人人盡其職責,才可避免予敵可乘之機的罅隙;亦唯有強固而靈活的組織,才能掌握群眾,使敵人難逞其離間分化陰謀。

 政治作戰在國軍建軍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其有效遂行攸關作戰進程甚至戰爭成敗。黃埔建軍初期,國民革命軍以五大信念為中心思想,先後完成東征、北伐而統一全國。抗戰期間,國軍充分運用政治作戰六大戰,有效運用組織戰反制敵人分化與間諜滲透活動,並藉情報戰、謀略戰掌握及誤導日軍行動,以思想戰、心理戰及群眾戰鞏固軍民戰志及廣大戰爭面,創造不分敵前、敵後之抵抗作戰,以弱擊強粉碎日本軍閥「三月亡華」迷夢,最終獲致對日抗戰最後勝利。

 相較之下,美軍於越戰期間,雖擁有絕對壓倒性軍事優勢,但由於久戰兵疲,官兵不知為何而戰,加諸越共全面滲透南越政府及軍隊,並在國際社會與美國國內,採取心理戰製造反戰氛圍,雖美國在軍事上一再擊敗北越及越共游擊隊,最後卻因喪失越南與國內外戰爭面,倖然退出越南戰場。

 越戰之後的國際間重大軍事衝突,不論是1991年「第一次波灣戰爭」、2001年「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動」、2003年「伊拉克自由行動」等戰事,皆再次證明唯有掌握政治作戰優勢,才能取得戰爭最後勝利。烏克蘭在烏俄戰爭中成功抵擋俄軍優勢兵力的初期侵略行動,亦顯示出以武力為中心之思想總體戰,將可發揮以寡擊眾,扭轉不利戰局之效。

 《孫子兵法》有云:「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可知勝戰之道在於明辨敵情、掌握機勢、團結一致,以發揮有形與無形戰力於極致,方能使軍隊克服一切艱難險阻贏得勝利。面對中共步步進逼之軍事威脅、灰色地帶行動與認知作戰攻勢,國軍更須充分發揮政治作戰力量,以凝聚軍民團結向心、鞏固強韌抗敵意志,遏阻敵人侵略野心,確保國家安全與永續生存發展。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