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1/27 

社論

【社論】知識融合促創新 與時俱進戰力強

 世界火砲科技今年快速躍進。繼芬蘭「派翠亞工業」月初宣布,已研發可執行移動射擊之迫砲系統;近日法國「奈克斯特」集團與以色列「埃比特」公司,亦發布研發之智慧導引砲彈與人工智慧目標獲得系統,預料在國際軍火市場推出後,又將成為改變戰場「遊戲規則」之高科技武器。值得關注的是,全球軍民科技高度融合,武器效能伴隨創新作戰概念呈指數成長,國軍也應見賢思齊,必須掌握時代脈動,追求革新進化,維持堅實國防戰力。

 奈克斯特集團研發之「長刀」155公厘智慧導引砲彈,主要特點在於整合德國「威騰斯坦」公司之「卡納德」彈底制動器,可改變傳統之彈道拋射線,依設定之軌跡飛行,以精準實施特種射擊。據實驗結果分析,其圓形公算偏差已達10公尺,對於僅利用制導/動套件控制之精準砲彈而言,已達世界最高規格。

 此外,埃比特公司開發之「服部X」人工智慧目標獲得系統,採用智能運算之任務電腦,其開放式介面,可與砲兵前進觀測官、空軍前進管制官、戰場聯合戰術攻擊管制員,以及其他戰場情報小隊等之觀測裝置結合,亦可以數據鏈結至各型指揮所之指管系統。其強大功能可準確篩選並運算出CAT-1目標(目標誤差小於6公尺),並同步傳輸至各級戰場管理系統。「服部X」之出現,已大幅簡化複雜之目標獲得流程,進而提升指揮所反應速度,更重要的是準確之目標資訊,讓指揮官與幕僚能免於陷入戰場迷霧泥沼,以最適當的手段與戰場作為,指揮兵火力運用,達成作戰任務。

 我們知道,現代化戰場上,指揮官手握「火力」、「任務式指管」與「預備隊」3大法寶,伺機投入以為槓桿扭轉戰局;而火力所展現之破壞、制壓、阻止與擾亂功效至為關鍵,自古迄今一直是各方追求的重點。例如,在波灣戰爭中,當時美軍雖然已經掌握完全制空權,亦有持續之空對地火力制壓,但仍需搭配大量地面火力覆蓋,才能成功掩護機甲部隊,最終創下100小時地面作戰大捷。由此可知,「火力優勢決定勝負」,各國也因此無不持續精進火砲效能,朝向「遠距」、「精準」與「數位化」發展。

 地面火力支援單位的技術門檻,在於「看不到,但打得到」,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每一發砲彈都需經過各種密切的協調與運作,才能精準命中目標。因此,砲兵部隊分工極為細膩,其編組通常針對「射指、測量、觀測、通信、砲操」等5大要素,區分「前進觀測所(組)」、「射擊指揮組」,以及其他「戰砲隊」、「測量組」、「勤支組」及「彈藥組」等任務單位。尤其,現代化戰爭節奏快速,任何一個環節皆須緊密相扣,分秒必爭,否則勝利之契機稍縱即失,甚至會因射擊時間延宕,危害前線部隊生命安全與作戰成敗。質言之,有效之火力發揚,需要掌握快速與精準,在敵有所反應之前,做到「首群即命中」,製造戰場驚嚇與有效打擊,不給予敵任何反制機會。

 觀察世界各國軍武發展趨勢,「軍民科技融合機制」已證明為推動軍事事務革新之有效方法。其關鍵在於能整合各界研發成果,以腦力激盪出創新思維與產業推動發展,如美國第10山地師曾研發目標獲得軟體,並安裝在智慧型手機,讓前線官兵可以直接在地圖上標示目標位置,即刻回傳後方陣地進行射擊;此外,世界各國軍工業的發展,已開始導入精密機械與自動化概念,設計火砲自動取/送彈機、自動射擊諸元裝定機與機動式砲架等,增加射擊與陣地轉移速度;亦會廣泛應用數位化科技,使廣大戰場上的各單位,可以進行即時之資訊傳遞,加速聯合作戰流程。析言之,世界科技蓬勃發展,一日千里,5G、太空、量子電腦、虛擬實境等最新科技,導入軍事應用之後,無論火力、射速、射程或命中率,都將大幅領先對手。

 誠然,未來作戰必以聯戰架構為基礎、創新思維為手段,不可能有單一軍/兵種可以在獨立作戰下存活或取勝。從近期「納卡」衝突中觀察,佯攻、無人機蜂群攻擊、網路駭客等創新作戰思維,皆能成功壓制敵線性作戰部署。因此,軍事能力之進化,必須包含所有軍/兵種,在創新作戰概念下,利用友軍科技優勢與戰術戰法,一體化跨領域執行作戰任務,方能克敵制勝。

 已故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曾說:「創新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結合不同領域的能力」。面對中共無理挑釁,全體官兵更應吸取新知,致力知識融合,發展創新作戰概念,以實力捍衛國家安全。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