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3/24 

社論

【社論】忠藎勤訓衛疆土 我死國生遏犯敵

 日前發生在屏東牡丹外海的F-5E戰鬥機事故,造成2名飛官1殉職1失蹤,搜救工作仍在進行。在此,我們要為殉職的飛官哀悼,願他的親友節哀;也為失蹤的飛官祝禱,祈上天眷顧,搜救人員盡早發現他的蹤跡。整起事故引發國人廣泛關注,慰問及不同形式的關心源源不斷,顯示國軍保疆衛土的訓練和作為,受到國人肯定和支持;也凸顯軍人在社會結構中,具有實實在在、不可替代的功能,也承擔著其他人可能不必承擔的風險。

 首先必須闡明,對國軍而言,每件不幸事件的發生、每位官兵的傷亡,都是無可彌補的憾事。但身為國家安全的守護者,每一位戰士也都明白,生命的意外與傷亡,是保衛國家安全、領土主權完整與全體人民福祉時,可能必須付出的代價。從入伍的第一天開始,每個軍人就確切認知,自己所擔負的使命;也已經將自己的生命,交付給國家。他們的命運已經和國家人民緊緊聯結在一起,當國家和人民安全受到威脅時,他們隨時都有犧牲生命、以為捍衛的心理準備。

 這樣的情態,適足凸顯了軍人與一般職業的不同。我們常聽到一般職業以「體力」和「智力」拚事業,但軍人除了體力、智力外,更重要的是用生命在拚「志業」。事業與「志業」的不同,在於其強調個人的成就感。一般職業多以利益多寡,來衡量事業的成敗;「志業」卻強調團體和利他,因此軍人是以使命和任務的達成,衡量「志業」的成敗。這也是何以軍人強調「國家、責任、榮譽」的原因。若不是對中華民國有強烈的認同感,對任務的遂行有高度的責任心,對軍人形象和職責有強烈的榮譽感,誰會願意以自己的生命,交換國家安全,作為捍衛家園必要時付出的代價?

 正因為對「國家、責任、榮譽」三大信念的堅持,故「人民的需求在哪裡,國軍就在哪裡」。如同蔡總統表彰醫護人員的貢獻時所說,在對抗新冠肺炎的過程中,國軍醫院始終站在第一線,全國收容量最大的檢疫所也是國軍醫院。同樣的,在保衛國家安全的任務上,國軍當然站在第一線。無論是在蒼穹、海上或陸地,正因為有官兵24小時的警戒,才能讓敵人無法越雷池一步,國人也才能夠享有幸福祥和的生活。

 國軍無私的付出,及抱持「我死則國生」的勇氣,在當下尤顯重要。隨著兩岸政治的分歧、美「中」兩強的爭霸,及印太地緣戰略環境的改變,中共對我的施壓日甚一日。特別是軍事壓力,包括各式戰機高頻率侵擾我西南空域防空識別區、機艦進逼臺海,製造我空防與心防壓力,或是舉行針對我國的軍演等。一連串挑釁行動,已使臺海陷入1996年以來,最為緊張的時刻。許多國際智庫、學者及專家,甚至官方人員,已將臺海視為最可能引爆軍事衝突的熱點,其來有自。

 無可諱言,中共升高對臺灣的軍事壓力,已對我國國防形成嚴厲的挑戰。雖然目前為止兩岸無戰事,但孫子兵法有云:「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國軍必須以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即使臺海無波,也要勤訓苦練,落實戰備整備;同時以超敵的標準訓練,才能在敵人猝然發起攻擊時,以強大的實力戰勝敵人。2位失事飛官,正是在此一精神和準則下進行飛行訓練。這也意謂,隨著中共升高對我方的軍事威脅,國軍為防範其蠢動,也須同步加強訓練力度,伴隨的風險更因而增加。此時,官兵需要國人的肯定支持,才能讓第一線承擔風險的勇士,更能為國盡心盡力。

 必須強調,每位軍人從穿上戰袍的那一刻起,就已將死生置之度外。我們的國家安全之所以堅如銅牆,是因為所有官兵,都抱持同樣的精神和使命。蔡總統昨日針對2架F-5E戰鬥機事故,發表談話時,除指示國防部,務必全力搜救仍然失蹤的潘穎諄上尉;同時向殉職飛官羅尚樺中尉家屬,表達最誠摰的哀悼之意,也強調「人民的需求在哪裡,國軍就在哪裡」,國軍的一切訓練,亦是為了國家和人民而訓。

 誠如總統所言,F-5E事故雖然讓人悲痛,但國軍官兵必將堅守崗位。此次意外,國軍會檢討改進;但對戰備整備的執著,卻永遠不會動搖。我們要向因訓練而捐軀的羅中尉,獻上最大的敬意;同時也希望奇蹟出現,讓失蹤的潘上尉早日重返崗位,繼續完成衛國的偉大志業。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