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9 

軍事論壇

【軍事論壇】城鎮戰法發展快速 攻守創新
成功之城鎮防禦在於運用科技、建築物群與機動作戰等優勢主導戰場,不讓敵發揮非線性與聯戰效能,迫敵進入預想殲敵區內,將其分割殲滅。(本報資料照片)

◎翁予恆

 二戰至今,每場城鎮戰,都讓優勢之攻擊方嘗盡苦頭,淪為慘勝亦或大敗,促使相關國家戮力檢討城鎮攻擊精進作為。如今城鎮發展快速,建築物與道路密集,重要城市為戰時攻守必爭之地,更需要了解攻勢國家研析成果,反向推研防禦方式,以提升防衛作戰效能。

  城鎮防禦目的在遲滯與消耗敵軍有生力量,以爭取時間集結外線兵力反擊或等待盟國馳援,亦或迫使攻方不堪負荷撤退或要求和談,為守軍逆轉態勢之重要手段之一,更為有效之戰略嚇阻戰術。

  美俄戰例了解攻守方作為

 美國各軍種過去10年持續強調未來戰爭中,城鎮作戰無法避免,因為世界上70%的人口都居住於大型城市,國家行政機關亦於其中,形成「作戰重心」,為戰爭成敗指標。而大型城市的複雜特性成為防衛軍最佳據點,攻擊軍難以深入包圍或孤立繞越,必須投入更多兵力與裝備,造成耗費大量資源,而不見得能達成攻占目的。檢視近代戰爭案例,可了解城鎮戰攻守方作為。

 一、第1次車臣戰爭:1994年12月至1996年8月,格羅尼茲戰役俄羅斯出動大批兵力,然僅獲得慘勝,後雙方簽訂停火協議,俄羅斯黯然撤兵。

 原因分析:

 (一)俄軍準備不足:俄軍雖有兵火力優勢,但指揮管制紊亂、火力協調支援不及、士氣與訓練嚴重不足,官兵不熟悉城鎮作戰方式,致遭受守方分割與伏擊。

  (二)城鎮要塞化:車臣致力戰力保存,使轟炸無法奏效;另組織機動小隊,編組反戰車火箭、狙擊與機槍手等,並將城鎮要塞化、地下化,成功分離俄軍步兵與裝甲車,使其無法發揮協同戰力,各自為戰,慘遭殲滅。 

 二、第2次法魯賈戰役:2004年11月,以美國為首之聯軍成功利用科技優勢與聯合作戰,清除城內民兵,惟仍遭受相當傷亡。

 原因分析:

 (一)具備科技與戰術優勢:美軍掌握絕對之戰場單向透明優勢,並運用軍、兵種聯合作戰,搭配小型無人機、偵察車、狙擊、反狙擊設備、精準彈藥、熱影像探測裝備等高科技工具,從多方向朝多點發起多手段之非線性作戰,創造不對稱作戰典範。

  (二)民兵缺乏訓練:民兵缺乏陣地轉移、限制空間戰鬥、戰場阻絕等訓練,遂受美軍逐區壓縮,分割與肅清。但美軍亦無法完全辨識軍人與平民,遭到冷槍與即製爆裂物攻擊,造成官兵傷亡。

 創新科技 多領域、兵種作戰

  成功之城鎮防禦在於運用科技、建築物群與機動作戰等優勢主導戰場,不讓敵發揮非線性與聯戰效能,迫敵進入預想殲敵區內,將其分割殲滅。先進國家對城鎮戰攻防研究,以色列、美國與俄羅斯,均發表研析成果及具體方案:

  一、智慧化聯網作戰:掌握情資透明為首要,廣設感測器,將情資即時回傳至戰場管理系統產生共同圖像,並可由AI電腦自動指派最適單位接戰。另系統滾動式調整安全區域(自動化戰鬥地境線調整),部隊可直接繞越,爭取作戰時間與縮小作戰地境,效益化兵火力運用。

  二、多領域、兵種作戰:組建聯兵作戰隊,可同時運用空中、地面、電子戰、太空等各領域資源,以及編成軍、兵種聯合作戰能力,相互火力支援與掃除障礙,使敵被動接受接戰時間與地點,發揮非線性作戰優勢。

  三、創新科技:研發無人載具、精準彈藥、指管通信、火力支援車、單兵反裝甲飛彈、多功能工兵車等高科技裝備,使官兵「看得穿」、「通得到」、「打得進」、「鑽得動」,突破建築群障礙。

  四、戰略溝通:如同伊拉克法魯賈戰役,戰前運用戰略溝通,爭取居民支持與配合,以減少作戰阻礙。

  五、訓練為首要:「科技其次、訓練為首要」,必須建置逼真訓場,熟練聯合作戰機制與高科技武器運用。

  防禦方協同作戰進行反擊

  城鎮防禦研析其重點,在如何讓攻擊方失去優勢,但防禦方握有協同作戰與反擊能力,分述如次:

 一、科技化建軍:微型無人機、小型無人戰車、精準彈藥及高效通信裝備等,另發展失能武器(雷射、聲波、微波、電磁脈衝、化學炸彈、網路病毒等) ,癱瘓大作戰範圍內敵武器與人員行動,以支援戰術作為。

  二、組建聯戰部隊:

 (一)核心陣地:配置電子戰與精準迫砲等戰鬥支援部隊,可干擾敵作戰效能,並提供精準火力。

  (二)主陣地:編組聯兵小隊,成員須包含通信、爆破、反戰車、機槍、狙擊手與無人機操作等,同時戰鬥人員需熟稔火力支援申請通聯方式。

  (三)輔助陣地:設置遙控武器或炸彈,讓士兵可遠端遙控伏擊,策應主陣地戰鬥或迫使進入袋口,伺機機動殲敵。

 三、戰力保存:建立彈道飛彈攔截系統、部隊戰力保存設施、百姓防空避難所、防核生化避難室、物資囤儲站及地下化有線通信節點等,必須立法強制實施,以作持久戰之整備。

 四、機動作戰:

  (一)電子反制:運用偽裝、防空武器與電子戰裝備等手段,阻止敵偵察機、衛星及無人載具等情報偵蒐,並干擾敵通信與精準打擊,進而癱瘓其指管能力。

  (二)機動分割殲滅:城鎮要塞化,建立多道殲敵走廊,部署防空、反戰車飛彈、迫砲、狙擊手與自動武器等,依進程分割敵作戰序列,再採機動部署,靈活變換陣地,集中優勢兵、火力殲敵。

  五、抗敵意志:城鎮防禦成功之重要因素之一乃抗敵意志。因此,平時強化全民國防教育,以爭取人民共同禦敵之決心。

 實兵演習驗證計畫可行性

  目前各國對城鎮戰整備措施可供參考:

  一、建置訓練場:以色列、新加坡等,均建造大型城鎮戰訓練場,內含都會及工業區等人造場景,再輔以電腦虛擬教室彌補不足部分。

  二、翔實指參作業:負責城鎮防禦之後備動員部隊,從旅級至協同小隊,都需針對作戰區域,執行完整現地會勘與指參作業,研判敵各種可能行動與擬訂行動方案。其重點包含要塞區設置、機動路線與友軍協調事項等,並定期驗證計畫可行性。

  三、聯戰訓練:單兵除需熟稔編制專長,更需具備第二專長與火力申請程序,以利戰耗接替;另於實體、模擬訓場,反覆演練軍、兵種聯合作戰方式與手段。

 四、任務式指揮:守軍受建築物群或敵軍分割等影響,單位間聯繫容易中斷,因此各級指揮官必須了解上級作戰企圖,同時規劃應變計畫,於須獨立作戰時,設法恢復指管與執行應變作為。

  五、居民疏處:針對平民可能承受之間接危害,需先期規劃避難所與疏散路線等,另強化保防等軍事安全事宜。

 事實證明,有完善計畫與訓練之部隊,方可獨立遂行城鎮防禦,平時需依作戰地境完備指參作業,致力研發高科技裝備,並調整聯合兵種編裝,藉由實兵演習驗證計畫可行性,打造敵人無法攻克之強固水泥叢林。(作者為陸軍上校)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