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2 

副刊

【漢字大觀園】惟願生兒愚且魯

◎文景

 古文學史上,提起蘇東坡,大家都會對他的詩詞文章欽服不已,也會對他的仕宧坎坷掬一把同情淚。真實的蘇東坡既有情有義,且胸襟豁達。蘇東坡流傳於世的詩詞文章,令人吟詠再三。當然,身為人父的蘇東坡對兒子也有「寄望」:「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洗兒詩〉)

 這首詩是蘇東坡被貶到黃州時,他的侍妾朝雲為他生的兒子,論輩分是屬「辶」 字邊的,因此,蘇東坡把這個孩子命名為「遯」。由於蘇遯是最懂蘇東坡的朝雲所生,所以一落地即備受父親喜愛。根據當時習俗,孩子落地三天要辦「洗兒禮」,廣邀親眷一同來家裡享「湯餅宴」,把嬰兒洗乾淨、包好襁褓後,抱出來接受親友的祝福。蘇東坡就寫下這首希望兒子「無災無難到公卿」的詩;意思是大家都希望養一個聰明的兒子,我只希望兒子既愚笨且粗魯,還要不能識太多字,無災無難地做到公卿宰相,兒子可千萬不要像我這樣被聰明誤一生啊!

 這是在官場歷經貶謫,有大才、大志卻難以施展的老父親的微薄心願。可惜的是,蘇遯未能如蘇東坡「無災無難到公卿」之願,早早的夭折了。

 我們再來看比蘇東坡更早的陶淵明。提起陶淵明,大家一定不會忘了〈桃花源記〉裡:「問今世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名句,卻鮮少有人會關心陶淵明子孫的情況。其實陶淵明有五個兒子,他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責兒詩〉,從這首詩裡可以看出,陶淵明對五個「不成材」的兒子有多麼失望!詩是這麼寫的:「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念梨與栗。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這首詩寫出為人父者面對五個兒子,沒有一個兒子能像自己,有學養有骨氣,「養子不成材」的苦,不只是陶淵明清楚,更是普天下為人父母者心中共同的苦。十六歲的長子阿舒,懶惰得沒人可比;阿宣雖然向學,卻不愛文墨;老三雍端,都十三歲了,卻認不得「六」和「七」這兩個字;九歲的老四阿通,心裡只想著梨子和栗子。如果上天安排給我的命運就是如此,我也只能認了;看來,兒孫的事我也管不了了,還是喝一杯解憂酒吧!

 陶淵明的曾祖父是陶侃,祖、父都做過太守、縣令,陶淵明幼年喪父,家道中落,在「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晉代社會,他也想和大家一樣把自己「未竟的志業」,讓五個兒子來完成(繼志),誰知五個兒子個個不成材,感嘆傷心的父親除了喝酒解憂之外,又能如何?天下為人子女,讀了陶淵明的〈責兒詩〉能不心生感愧嗎?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