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26 

副刊

【筆耕心田】防患靠自己

◎莊雲惠

 面對心嚮往之的美好時,總渴望有「永遠」護持,始終不會發生變卦;又當對人有所求而沒有把握時,往往希冀得到充分「保證」。可是,有什麼能夠永遠不變?又有誰可以給予絕對保證?

 日前從醫好友提及,有一病人經過詳細檢查告知必須開刀處理時,對方焦慮地說:「你要『保證』我的病開刀就能治好。」但就算醫師有十足把握,也不會輕易把「保證」兩字說出口。我曾經面臨重大手術,術前忐忑地詢問醫生成功機率有多少?他扼要回答:「85%。」這就足夠了,我知道所有未知都不會有百分之百的絕對,但只要超過一半機率,就值得一試。

 這種情況如同用兵打仗:病是敵軍,醫師與患者要同心設計戰略和戰術,透過用藥逐漸瓦解病毒的攻勢。各種藥劑猶如兵力,兵力的組合與投入時機、數量、方向、順序,就是處方。試想,醫師面對患者的病情與症狀,必須透過觀察及病人對自身症狀的描述,尤其了解患者的生活飲食習慣,才能慢慢掌握可能的病情,找到病灶、病因,然後對症下藥。

 這個過程透露若干玄機,也啟發了一個重要因素:病症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養」出來的;人們的觀念與行為決定了生活的習性,也帶來日後的病痛。經過長期日積月累引發的病痛,怎能奢望短期間內依靠診治及幾帖湯藥,就能順利醫好疾病?人們總採取自以為是的認知來處理生活瑣務,又在忙碌時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導致出現病況時卻把解決的責任交給醫生,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試想,要醫師給予「保證」,但平日對維護自我的健康又盡了多少責任?

 人我之間真誠相待的情誼、善意傳送的溫暖和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體貼,最能點綴人生道路上的美麗風景。醫病關係應該就是順理成章相輔相成的關係,而非針鋒相對。從事軍職的朋友說過:部隊「三信心」最為重要,我想指的就是人際關係彼此的尊重與誠信,這是建軍備戰必要的勝利「保證」,也就是相互信任、共同面對,以期達到最佳戰力與最理想的戰果。

 醫生每天面對許多病患,需要悉心處理各類疾病,很難把所有思慮集中在單一病患上,所以身為患者,是建立良性「醫病關係」的重要決定因素。「醫病關係」剛開始通常是陌生的,往往須透過病人對自己身心狀況的理解、反思,還有醫師的專業判斷,釐清癥結所在,才能逐漸確定醫治的方向。《周易》〈坤卦〉有「先迷後得」,這過程就是解決問題、消除病痛、打贏勝仗充分而重要的「保證」。

 有了必要又充分的「保證」,才能擁有把握讓勝利站在自己這邊。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