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2 

國際瞭望

【國際瞭望】阿富汗權力真空 各方覬覦
 各國的阿富汗行動共計撤離7.9萬名平民,若納入聯軍運量,疏散量上看至12.3萬人。(美國五角大廈臉書)
【國際瞭望】阿富汗權力真空 各方覬覦1
【國際瞭望】阿富汗權力真空 各方覬覦2

◎胡敏遠

 2001年9月11日,恐怖組織蓋達發動「911」恐攻,造成美國重大創傷,美國於是發起反恐行動,聯合北約國家進軍阿富汗,並於當年底清剿蓋達組織,順勢推翻掌權的塔利班政權。

 嗣後,美國為「根除國際恐怖組織」,續留阿國遂行反恐戰爭。然而,美軍在阿國的戰爭已持續20年,付出2461人陣亡、耗資2兆美元代價,卻看不到勝利前景;美國前總統川普遂與塔利班達成撤軍協議,2021年初,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宣布「打擊國際恐怖組織」戰略目標達成,將在8月31日完全撤離,以全力對付亞太地區的中共威脅;美軍撤兵雖是因應中共挑戰,但對區域安全情勢卻帶來重大影響,值得關注。

 美軍駐阿反恐20年 任務結束

 阿富汗素有「帝國墳場」之稱,歷史上,凡企圖征服的強權,包括馬其頓帝國、大英帝國、前蘇聯,皆因無法長期治理,最終不堪負荷,而以失敗告終;即使是現今國際情勢中,「一超多強」的美國,亦須面對撤軍的命運。

 「911事件」發生前,西亞地區在美國全球戰略布局中,始終毫無進展,因該地區長時期為俄國勢力範圍。「911事件」後,美軍透過出兵阿富汗,推翻塔利班政權,成為美國拓展西亞地區重要基地。

 2017年,川普上任之初,試圖以優勢武力,逼迫塔利班武裝團體就範,但未有具體成效;白宮迅速調整戰略,改以政治手段,解決美軍駐阿問題。

 2018年7月,華府啟動與塔利班的直接談判,直至2020年2月29日,雙方簽署和平協議;川普與塔利班簽訂和平協定,除考量兌現選舉時的承諾外,大致而言,撤軍理由如下。

 一、完成撤離 節約駐軍成本

 長期巨額的軍費支出與無止境的兵員傷亡,是美國撤軍理由之一;美軍欲建立阿國當局與塔利班能聯合組織的過渡政府,並透過選舉完成權力轉移,使民主制度在西亞扎根。其戰略邏輯不再追求「消滅」塔利班與「打贏」反恐戰爭;透過與塔利班進行談判,除有助美軍安全撤離與維持盟邦信任外,透過政治手段的「兼併」,達致「壓縮」恐怖組織與其思想散播的生存空間。

 二、從政治面重新界定塔利班

 美國原本長期駐兵阿富汗的主要任務,即是打擊恐怖主義勢力,但塔利班化整為零,清剿難度大增,故美軍重新界定目標設定。華府多次表示,塔利班不是恐怖主義組織,而是可再次被社會接納「拿著武器的阿富汗人」;甚至認為讓塔利班回歸社會的途徑,就是讓其融入阿富汗現有政治結構。

 塔利班是阿國當局的對手,但美國透過談判,化解塔利班的仇美,降低恐怖組織與塔利班接觸的機率。

 三、轉變控制西亞戰略方針

 美國在西亞地區的主要任務是打擊極端主義、維持地區國際事務、蒐集地區情報、監控中共和「上合組織」在西亞的動向。美國撤離後,將重點轉移至鄰國印度,強化與印度的軍事合作,同時保持在波斯灣與印度洋的海上與空中兵力,利用衛星、雷達與「超視距作戰能力」(航空母艦打擊群與巡弋飛彈),持續蒐集該地區國際恐怖組織動向。可見,美軍撤離阿富汗,並非放棄西亞地緣戰略之利,而是戰略性的轉移陣地。

 多國介入角力 左右區域未來

 美軍撤離後,阿富汗政權隨即遭塔利班武裝組織奪取政權,此舉恐致西亞地區陷入權力真空,區域動蕩不安的機率也會上升。因美軍離開後,由誰主導西亞或南亞的國際秩序,阿富汗境內是否能獲安定等,都是重大戰略議題,勢必成為列強間競逐的「國際籌碼」,該區域國家間的競爭,將更加劇烈。

 俄羅斯

 俄羅斯在阿富汗問題的立場,主要是「反恐」及「反毒」等兩個領域。在反恐方面,俄羅斯南部地區的少數民族信奉伊斯蘭教,國際恐怖組織經常利用其南疆民族與伊斯蘭民族的複雜關係,對俄國南部邊境帶來動亂。

 2020年3月,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邊防部門代表會晤,討論美軍撤離後,如何聯手打擊阿國與彼等國家相鄰區域內的恐怖分子。在反毒問題上,位於阿富汗、巴基斯坦交界地區,為世界上3大毒品生產地之一,俄國深受其害,自當不希望阿國毒品趁亂流入俄國。

 巴基斯坦與印度

 從地理位置上,巴基斯坦與阿富汗有數千公里的邊界線綿延。阿國境內最大族群-普什圖族,則在兩國境內皆有分布,兩國在民族、宗教、血緣關係上,淵源深厚。而巴國與印度兩國間則有領土爭議,對兩國而言,爭取阿國支持,必然為己方爭取戰略緩衝空間。

 巴基斯坦對阿富汗政策,主要源自地緣政治與安全考量,著力與喀布爾建立友好關係,目的是為防止印度在地區內的影響力擴大。巴國最關切的問題,仍是阿國政府會否倒向印度,進而威脅到巴國自身的安全。

 印度在經濟援助阿富汗上,力度較巴基斯坦更強,支援項目覆蓋範圍更廣,對阿國民眾的影響也更為深遠。是以,阿富汗的地緣政治立場與印、巴間的區域爭鬥,至關重要。

 伊朗

 阿富汗國內動蕩期間,伊朗保持中立,並遊走在阿國當局與塔利班之間,不偏袒任一方。伊朗除派遣國防軍強化伊、阿邊境外,也暗地資助塔利班武裝部隊,強化打擊駐阿美軍的力量。塔利班全面掌控阿富汗後,伊朗與之必將維持既往友好關係,以利經貿與能源上的往來。

 結論

 阿富汗政權更迭後,華府恐難以阻擋中共、俄羅斯、伊朗的結合;在國際權力結構下,西亞與南亞地區的權力也將陷入真空,成為列強逐鹿的競技場。更令人擔憂的是,塔利班政權的治理方式,是否重回昔時的殘暴模式,也將成為眾人關注焦點。

 歷經塔利班治理下的阿國民眾因恐慌,出現大逃亡的現象,加諸各國撤離僑民與使節團,阿富汗的動蕩短期內恐難平定,仍須由大國調節,方可降低動亂。

(作者為國防大學戰略所副教授)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