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6 

寰宇韜略

【寰宇韜略】東協應強化合作 對抗氣候變遷(上)
【寰宇韜略】東協應強化合作 對抗氣候變遷(上)1
【寰宇韜略】東協應強化合作 對抗氣候變遷(上)2

◎孫家敏(譯)

 氣候變遷影響海洋環境,已成全球棘手議題,9成國土與海洋接壤的「東協」(ASEAN)成員更首當其衝。如何妥善因應、建立海域覺知是首要課題。爰此,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召開「機遇之洋」專家會議,探討東南亞在氣候變遷下,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面臨的挑戰與因應對策。本報節譯如後,以饗讀者。

(編按)

 前言

 會議報告坦言,氣候變遷對東南亞社會與地緣政治的威脅迫在眉睫。由於溫室氣體排放不斷加速,在《巴黎協定》各國的減排承諾一再落空的情況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曾悲觀預計,地球暖化現象至少將持續到本世紀中葉,海洋與寒帶冰層的變化不僅無法逆轉,極端天氣頻率和強度更恐將持續加劇。

 當前東南亞海洋生態面臨三大挑戰。首先是氣候變遷,影響包含海平面上升、海水溫度和酸性濃度上升與極端氣候災害,第二項塑膠垃圾汙染與第三項非法漁業,都將衝擊糧食生產、產業發展與社會穩定。

 此外,雅加達、曼谷和胡志明市等東南亞大城,基礎設施恐將在洪水面前搖搖欲墜。由於威脅將持續惡化,報告倡議若要因應氣候變遷,並採取補救措施,應由保護海洋生態系統著手。

 氣候變遷衝擊 海平面上升

 氣候變遷首項衝擊是海平面上升。IPCC2019年度報告揭示,到2050年,胡志明市和曼谷等重要城市,將有部分地區可能被淹沒。儘管沿海地區已開始尋求短期應變措施,如增加地基高度或使用船隻通行,但即使情況不斷惡化,當地人們仍不願離開家園。

 長遠而言,由於東南亞稻作區普遍濱臨海岸,海平面上升和洪災,將影響低窪地區農業經濟。不僅導致作物週期混亂,並對區域文化與經濟產生衝擊。此外,地下水鹽度增加也導致飲用水與農業用水存量下降,這些風險恐將迫使人們大量湧入過度擁擠的城市,甚至跨越國界,最終威脅到地緣政治穩定。

 海水暖化破壞生物多樣性

 其次,影響海水暖化。由於海水吸收93%溫室氣體熱量,海水升溫使東亞海域魚類總數大幅下降,迫使以往依賴海洋生態系統為生者,必須尋找新的糧食與生計來源。海水暖化將導致物種遷移,即使部分動植物尚能在更酸更暖的當地海域存活,但更多物種被迫朝較冷的高緯度地區移動,連帶破壞熱帶地區生物多樣性。

 最後,海水暖化加劇天然災害。如菲律賓平均每年遭遇20多個颱風侵襲,根據2020年世界風險指數,菲國在自然災害衝擊的脆弱國家中,排名第9。如海燕颱風在2013年登陸菲律賓時,便造成6300人死亡與22億美元(約新臺幣612億元)損失。

 塑膠垃圾汙染 每下愈況

 海洋生態面臨的第二項威脅,是塑膠垃圾汙染,尤其新冠疫情更使狀況雪上加霜。統計顯示,僅東協其中6國每年便製造3100萬噸塑膠垃圾,但都市廢棄物處理能力,並未隨之提升;加上公衛教育不足,導致塑膠汙染仍繼續在海洋環境中擴散。

 垃圾帶來的汙染還不止於此,海洋保育協會顧問直言,占垃圾總量10%的廢棄漁網,是最具破壞力的海洋垃圾;不僅阻擋陽光,甚至纏繞大型海洋動物致死,嚴重威脅生態系統。此外,新冠疫情下拋棄式防護設備的大量使用,也加劇環境汙染;而海洋垃圾增長,更直接威脅到東南亞區域魚類生存和食物來源安全。

 報告指出,簡化廢棄物管理體制,才能有效改善垃圾回收。例如菲律賓每年產生270萬噸塑膠垃圾,是世界第三大塑膠汙染國,但因非都市區缺乏資金、設備、法制與知識,有70%人口缺乏回收設施與掩埋場可用,導致非法垃圾場林立。然若放任汙染淡水流入南海,將造成更大破壞,因此各國政府必須加強推動環保法規。

 漁業資源過度捕撈問題嚴重

 海洋生態的第三項威脅,是「非法、未報告及不受規範(IUU)漁業」對糧食安全、主權與產業、以及生物多樣性的衝突。遠洋捕魚對全球漁業造成巨大衝擊,有超過 90% 漁場被充分開發或過度捕撈。然這類行動通常在發展中國家海域進行,但因缺乏管理能力而引發許多問題,例如菲律賓每年至少面臨約13億美元的環境破壞。

 此外,漁場爭端引發的主權爭議,也使問題更為複雜。報告直言,中共在IUU全球漁業指數中,即遭列名為最嚴重違法者,中共不惜違反國際法,在東南亞國家專屬經濟海域內過度捕撈,導致東南亞國家的漁業發展面臨更大威脅;並迫使菲律賓與越南漁民轉往更遠的密克羅尼西亞海域,不僅助長非法捕魚,更連帶產生人口販賣、毒品與武器走私等組織化犯罪。

 即使美國與歐盟占世界海產進口總量60%,但美國仍無法有效監控海產來源。不過,歐盟已發展出一套追蹤系統,可追蹤海產來源與路徑,識別從事IUU漁業的高風險船隻,並藉審查嚴加杜絕,具有改革參考價值。例如菲律賓便曾在2014年遭歐盟列名,並禁止海產進口,直到菲國政府改革生效後才被撤銷;泰國也一度因強迫漁工勞動,而遭制裁,但這些制度有助於落實改革,減緩海洋漁業衝擊。

 IUU漁業造成的衝擊,破壞生物多樣性,部分高經濟價值魚類遭過度捕撈,難以恢復到從前的數量與種類。尤其大型魚類被過度捕撈,會導致生態系出現斷層,連帶造成其他問題。如中型魚類過度繁殖,就會威脅對珊瑚礁健康和藻類控制至關重要的小型魚群,導致數量降低無法自然復育,進而使珊瑚礁生態系與漁業系統崩解。

 因此,面對IUU漁業威脅,東南亞亟需與夥伴國家合作。這問題不僅威脅經濟和糧食安全,也牽動敏感的國家安全。如何有效執行區域漁業法規及資訊共享,是東協各國共同努力的目標。

 集體行動 減緩海洋環境惡化

 報告特別強調珊瑚礁三角地帶的重要性,該區域由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索羅門群島周圍水域組成,有高達1.2億人口仰賴珊瑚礁獲取糧食收入。在海洋汙染已超越國家邊界的現況下,東協應著手採取集體行動,減緩海洋環境惡化。

 同時也讚揚2021年5月啟動的《東協打擊海洋廢棄物區域行動計畫》,這份公約在2019年《東協海洋垃圾行動框架》基礎上,訂立未來4年應對塑膠汙染的聯合戰略。從強調管理汙染物轉換為重視循環再生策略,透過合作研究塑膠汙染影響、強化公衛教育,以及重新調整垃圾回收體系源,努力遏阻塑膠汙染。(待續)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