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23 

社論

【社論】創新國防科技應用 驗證新興戰術戰法

 美國《星條旗報》近日報導,美軍輪調駐歐部隊於第17屆「聯合決心」(Combined Resolve 17)演習中,首度投入多輛「無人地面載具」,納編假想敵部隊,與美軍及其他聯盟國家參演單位實施對抗,期藉「顛覆與挑戰傳統作戰概念」方式,磨練北約盟國處置敵軍自主操作地面載具能力,同時驗證美陸軍所開發無人地面載具之作戰效能。演習過程所獲經驗,不僅有助新興科技武器精進設計,亦可供北約盟國據以研擬無人地面武器系統之戰術戰法。

 此次投入演習的無人地面載具,是美國陸軍「起源計畫」(Project Origin)所研發的8輪全地形電動載臺,採模組化設計,可依任務性質安裝各種酬載。為因應演習實兵實彈對抗需求,美陸軍在無人地面載具前半部安裝由7.62公厘、12.7公厘機槍和標槍反戰車飛彈組成之遙控武器站,後半部則搭配多種光電及紅外線載具,提供操作人員360度環景視野,同時加裝可遮障美式足球場大小面積的發煙器,以掩護部隊行動。

 「起源計畫」無人地面載具曾搭配美軍「綠扁帽」特戰部隊,於猶他州達格威測試場實施城鎮戰演習;其可加裝伸縮式桅頂偵蒐儀,提供更廣泛偵監視野,同時搭配繫留式無人機,延伸偵察範圍。是次驗證中,無論操作便利性、作業持續力及城鎮複雜地形適應力,均成為參演官兵即時掌握敵軍動態、確認目標及精準打擊之最佳幫手,獲得特戰部隊官兵高度肯定。美國陸軍利用多次實兵演訓機會,驗證實驗型無人地面載具並持續修改規格,預料即將量產具高度實用性之系統。

 由於政策限制及軍事道德考量,美軍對於發展殺傷型自主操作無人載具,一向採取審慎態度,迄未配備任何殺傷類型系統。相較之下,俄羅斯及中共早已開始使用具強大殺傷力的自主型無人地面載具。俄軍在敘利亞投入相當數量的「天王星-9」(Uran-9)型無人地面載具,攻擊敘國境內反阿塞德叛軍,並在多次大規模聯演中使用此載具;近日烏俄衝突,亦投入「天王星-14」(Uran-14)型掃雷無人地面載具。俄國更宣稱已完成最新人工智慧型無人地面載具,近期將量產。

 在此威脅下,北約盟國確須做好遭遇俄羅斯自主型地面無人載具之準備。「天王星-9」可安裝火砲、反裝甲與防空飛彈等多種武器,龐大體積和引擎噪音,極易曝露行蹤;而新一代人工智慧型載具,則具備更佳之戰場匿蹤性能。「起源計畫」無人地面載具僅轎車大小,電力驅動馬達幾乎完全靜音,極易隱藏於草叢、樹林或低矮建物後方,難以被發現。此亦是北約參演官兵普遍認為其行如鬼魅,難以應付之主因。

 尤其,無人地面載具可長時間執行定點監偵,較受滯空時間限制的無人飛行載具,更能掌握地面戰場狀況。在適切配置條件下,多輛部署於不同地點的無人地面載具,亦可透過聯網功能,即時觀察廣大範圍的敵軍動態。此能力對於反制敵軍特戰(攻)滲透、狙殺臨機目標及攻擊高價值目標等,將發揮極大效用。且一如自主型無人機可利用人工智慧及機械學習科技,進行「蜂群」式運用,無人地面載具同樣能藉由這些科技,在地面形成可快速集中的「蟻群」編隊,對敵大兵力目標進行截擊。

 理論上,無人地面載具擁龐大戰場應用潛力,但地面操作環境遠比一望無際的天空複雜,尤其天然與人造地形地物所構成之障礙,更使其無法如無人飛行載具般來去自如,因此,即便是已將殺傷型無人地面載具納入作戰運用的俄羅斯與中共,亦尚未大量生產並投入戰場。積極發展無人地面載具的國家,包含已推出多款實驗車型的美國、以色列、土耳其等國,仍持續摸索與驗證,期能克服作戰環境中各種窒礙。「起源計畫」以各種實兵演習,從極地、沙漠、叢林、草原到城鎮等地形,不斷進行驗證,發展可適應多元環境之無人地面載具。

 綜言之,務實檢驗為成功改變之基石, 近20餘年來,無人地面載具歷經中東及其他戰場的檢驗,已展露發展潛力。美軍挹注龐大資源發展無人武器系統,「起源計畫」創新國防科技運用,且藉實兵演訓檢驗系統功能與戰術運用等務實作法,驗證無人地面載具在不同環境之作戰能力,獲致豐碩成果,可窺其確有可能顛覆未來地面戰場樣貌。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