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1/11 

社論

【社論】強化資安防護 維繫戰力確保國安

 日前《英國廣播公司》(BBC)透露,自今年2月烏俄戰爭爆發至今,烏克蘭已成功抵禦俄羅斯數以萬計網路攻擊。烏克蘭之所以能夠維持國家運作於不墜,關鍵在於美國曾派遣網路戰部隊,協助烏國強化資安戰力,反制俄國利用網路攻擊,破壞基礎建設之企圖。隨著科技快速演進,數位化轉型已成為各國發展核心政策。然而,數位化雖帶來莫大便利,卻也容易成為敵國侵犯的致命威脅,各國無不致力強化資訊安全防護與反制能力,確保國家安全。

 專家發現,自2014年克里米亞半島遭俄國併吞後,俄羅斯仍持續對烏克蘭發動網路資訊攻擊,手段包括癱瘓政府系統,或是散布假訊息誘使認知偏差等,企圖製造烏國全境恐慌;情勢於今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更加激進。所幸美國對此早已有所掌握,於去年12月即派遣網路戰專家「健檢」烏克蘭網路資訊安全體質,協助強化防護與反制作為。

 這支由美軍網路司令部組成的特遣隊,隨烏克蘭情勢升級不斷擴編,並於今年1月與烏克蘭聯合執行代號「前進追捕」之網路威脅偵測行動,成功發現惡意攻擊與資安弱點,並與友盟國家共同分享情資。據悉,這並不是美國首次執行該項任務,之前也曾運用夥伴互惠名義與其他國家合作,共同防範惡意網攻,確保盟邦與美國國家安全。

 觀察當前國際衝突模式,無論是平時諜報滲透或秘密破壞,抑或戰時兵戎相見,被喻為「無硝煙戰爭」的「網路戰」,其實無時無刻都在進行,更是各種衝突之勝負成敗關鍵。雖然網際網路帶來高速度、高效率與無疆界等特點,也成為社會各界功能發揮的最主要工具,但其中亦暴露了大眾依賴網路之脆弱性。

 質言之,現代化戰場中網路資訊運用無遠弗屆,為兵家必爭必守之地;網路戰是資訊戰的手段之一,其常用手段主要是駭客行為,目的在收集情報、散布假情報,或干擾敵資訊控制權等。常見方式有置換資訊、破壞軟硬體,以及使他方指管設備與航空導航失能等,影響作戰部署甚鉅。要防範敵人藉機攻擊,唯一的方式是完善防護能量。

 近年國際網路安全事件大幅增加,令人憂心。2021年5月7日,美國最大燃油管線「殖民管線」遭勒索軟體入侵,拜登總統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據估計,當時影響全美45%原油需求;今年8月,伊朗駭客組織鎖定以色列資訊科技(IT)服務管理系統漏洞,投放惡意程式與竊取機密資訊,總計有163個組織受到影響,凸顯網路攻擊威脅日增。

 專家分析發現,主要網路攻擊手段包含惡意軟體、網路釣魚、竊聽攻擊、阻斷服務攻擊、零時差惡意探索與DNS通道傳輸等,更可怕的是受害者可能完全不知情;彷彿殭屍網路,隨時發動破壞。事實上,網路安全威脅,絕非軍事單方面足以應對,必須統合全國之力以為因應,方能奏效。此次調派至烏克蘭的網路戰小組,來自美國防部2010年成立的網路司令部,對上負責協調國土安全部,對內則制定網安政策與策劃聯合行動,如此的建制規模,顯見對於網路戰的重視。

 另外,新加坡也於2016年宣布國家網路安全戰略,並成立「國家網路安全局」,統籌國家整體防禦方針,隨之於2017年成立國防部「網路防禦辦公室」,同年於武裝部隊創建「指管通電指揮部」,並於今年10月轉型為「國防數位防衛與情報軍」,負責整合武裝部隊所有能量,支援國家免受數位與資訊領域安全威脅。

 我國則於2016年成立行政院資通安全處,負責與各部會聯繫協調,並定期執行國家資通安全會報,檢視各單位資安防護分工進度,期建立全國網路戰聯防機制。國防部亦於2017年成立資通電軍指揮部,編制人員與專業裝備,負責國軍通資安全防護任務,協防國家基礎設施,為國家網路安全維護的主要執行單位。

 綜言之,網路安全能量與防衛作戰發揮密切相關,而國軍建軍備戰發展目標,旨在建立全方位資訊網之數位化高科技戰力,若缺乏周延網路安全措施,必將輕易遭滲透,形成連鎖破壞,影響統合戰力發揮。誠如蔡總統所說:「資安就是國安。」面對中共混合戰威脅,資訊網路攻防無時無刻都在發生。國軍不僅需持續提升網路安全能量,更要提高警覺,恪遵資安保密規定,維繫戰力確保國家安全。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