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5/19 

社論

【社論】深化戰傷救護技能 提升戰場存活率

 為驗證國軍官兵平時緊急救護及戰場傷患救護技能,國防醫學院月初辦理國軍「112年戰傷與緊急救護暨戰傷大量傷患技能競賽」,就緊急救護技術、戰傷救護技能及戰場大量傷患技能等項目,由各部隊衛勤官兵組隊參賽,藉由官兵相互切磋,提升本職學能。

 競賽中,參與「緊急救護技術」競賽官兵穿著全套防護衣,確認傷患狀況後,在10分鐘時限內,完成指揮程序、QCPR按壓訓練及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操作、靜脈注射及插管等技術;「戰傷救護技能」項目則模擬戰場景況,參賽官兵2人1組,須在15分鐘內,以交互掩護方式通過敵火威脅,並對傷患進行戰傷救護;「戰場大量傷患技能」項目以6人為1小隊,限時20分鐘,旨在模擬敵火中如何採交互掩護,由指揮官分配人力處置傷患,初步檢傷分類後,將傷患移動至後送區,區分輕、中、重症,並申請上級救援能量,考驗現場指揮與決策判斷,以及隊員間團隊合作、處置傷患未知傷勢的應變能力。

 就各國近年來戰爭分析可知,戰傷成因約有75%與爆炸性碎片和槍傷有關。美軍自1920年起,作戰過程已具備戰術戰傷救護訓練(TCCC)初步概念,有效降低戰場官兵死亡率。數據顯示,越戰和二戰死亡率由19.1%下降至15.8%,伊拉克和阿富汗作戰則為9.4%;而作戰官兵因肢體受傷死亡數,由9%下降至3%,開放/張力性氣胸死亡由5%降至1%,證明TCCC可減少戰場死亡數,有效支撐與協助整個作戰部隊。

 美軍在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作戰中,計有419員傷亡,各種致死受傷部位中,以肢體及軀幹高居前2位;而傷兵致死率的下降,主要因素除個人保護裝備的精進、快速的傷患後送、訓練精良的救護人員外,與TCCC的積極推廣與戰場應用也密不可分。

 國軍自民國100年起,由國防醫學院衛勤訓練中心正式開辦戰術戰傷救護訓練課程,是全國唯一具備該項專業訓練能量的單位;參訓學員資格無論是否為軍醫官科,均需擁有初級以上救護技術員證書;授課時數為期5日、40小時,通過筆試及術科測驗後,取得戰傷救護人員合格證書。我國TCCC係參考美軍3大學習核心階段,區分為「敵火下照護、戰術區醫療照護、戰術後送沿途照護」等,訓練方向以達到戰傷救護基礎觀念,及傷情判斷,並快速處置為主。

 「敵火下照護」主要訓練在戰場環境下,如何實施自救互救,排除敵情威脅並針對傷情完成危及生命的出血控制(止血帶)及快速撤離(戰術搬運法)。依據美國研究,在引入止血帶前,作戰時肢端出血的死亡率為每年23.3例,經改良後,已有效減少至3.5例,作戰死亡率降低85%。

 「戰術區醫療照護」係於敵方火力範圍外建立安全區域,並接手執行傷患各項醫療救護評估,包含辨識危及生命的大出血,調整身體姿勢、口鼻咽輔助呼吸道應用、外科呼吸道建立等維持呼吸道暢通,以及開放性傷口處置或針刺減壓等緩解胸部創傷的危害,盡早建立靜脈或骨內輸液管路,進行輸液補充及氨甲環酸給予,以維持循環避免休克,利用主動及被動回溫方式預防低體溫等項目。

 「戰術後送沿途照護」則側重將傷患後送至能提供足夠適切醫療的醫院及相關機構,通常會利用地面、空中及水路等多元載具運送,過程中除延續前2階段的評估及處置,更可考慮為休克傷患提供血漿及紅血球的血品,或提供適當的氧氣。

 戰傷救護對於提升戰場存活率至關重要。戰爭中,無法完全避免傷害,但可透過有效的救護措施,提高生存機會,此亦是為何國軍平時即積極落實戰術戰傷救護訓練,以確保危急時能迅速有效地進行救護。無論軍事演習或平日訓練中,官兵皆須確保熟練掌握各項救護技術,唯有如此,方能在戰爭或危機中,確保自己與同袍的生存機會。

 綜言之,TCCC在現代軍事活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僅能提高戰場存活率,一旦不幸發生恐怖攻擊或大規模傷患事件,也能快速反應,不論平時或戰時,皆須有即刻且有效的應對能量。據此,國軍全體必須確實掌握戰術戰傷救護技能,藉以提高救護能力和效率,以確保在戰爭或危機中,有能力自助助人,俾最大限度地提高存活機會。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