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8/27 

國際瞭望

【國際瞭望】強權爭相拉攏 印度戰略地位躍升
 大國競爭加劇,促使各國積極與印度拓展互動。圖為印度總理莫迪(右1)6月赴廣島,與美、澳、日領袖舉行「四方安全對話」會談。(達志影像/美聯社)

◎鄒文豐

 印度總理莫迪6月赴美國訪問,美國不僅給予高規格禮遇,更與印度簽下逾20個科技與國防合作項目,包括「美光科技」將斥資27億5千萬美元在印度興建半導體測試廠,網路巨擘「谷歌」、智能資訊設備「蘋果供應鏈」將拓展對印投資投產,「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畫和印度通訊及低軌衛星產業合作,「奇異航太」則與「印度斯坦航空工業」簽署共同生產F414軍用渦輪發動機備忘錄;美方另同意出售30架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雙方亦達成協議,未來美艦可停靠印度港口整修,也將加速國防科研工業對印轉移。

美印深入關係 遏「中」擴張

 美方形容,現階段美印關係較以往任何時間都要更廣泛且深入;莫迪則稱美印兩國是世界上最親密夥伴之一,強調雙方已進入「全面戰略夥伴」新篇章。但事實上,美方深知印度長期標榜獨立外交,如自美國提出「印太戰略」,特別是強化「四方安全對話」(Quad)後,印度依然對印太安全合作持保留態度,盡量避免觸及敏感議題;另外,烏俄戰爭爆發,印度也基於和俄羅斯的長期緊密關係,以及在國防、能源產業對俄依賴,成為少數對烏俄戰爭持中立態度的民主國家。

 美國大力拉攏印度,卻未要求印度承擔軍事同盟責任的原因在於,美國希望逐步將印度納入國際民主陣營,進一步與印度建成全方位的全球戰略夥伴關係。儘管印度仍不會和北約盟邦般,與美國成為軍事同盟,甚至早已明確表達拒絕加入「北約+」(NATO Plus)的全球防務合作架構,更強大的印度,既可對中共產生政治、經濟、地緣戰略等各方面壓力,更對嚇阻中共擴張,可發揮重要助益。

大國示好鞏固與印關係

 就在莫迪結束訪美行未久,俄國總統蒲亭6月30日即與莫迪進行視訊通話,除檢視印俄雙邊合作項目進展,並就包含烏克蘭局勢在內的各項地區及全球性事務交換意見,雙方同意保持聯繫,繼續加強兩國「特別戰略夥伴關係」發展。隨後,莫迪又於7月7日,接見日本前首相菅義偉領銜的國會議員、商界人士訪團,雙方討論在多個領域深化印日「特別戰略暨全球夥伴關係」具體交流合作項目,包括貿易提升、國會互訪、鐵路建設、觀光及技能培訓等;日方表示會持續擴大現有的對印投資。

 法國更將印度列為今年國慶貴賓國,邀請莫迪出席7月14日閱兵典禮,印度軍方則派遣樂儀隊及3架法製「飆風」戰機參與校閱。法國過去即有依當時外交重點,結合國慶活動,邀訪特定國家元首作為國賓的傳統,今年適逢印法建立戰略夥伴關係25週年,法國面對印太區域情勢不斷升高,認為與印度擁有對維護歐洲、印太地區和平、安全的共同願景,將積極深化雙邊關係,加強各領域戰略合作。由於法國正尋求進一步投入亞洲事務,印度可作為其確保海外利益依托,印度也需要可對歐洲國家發揮重要影響力的夥伴,印法關係的強化,深具地緣政治意義,亦為印度維持對外關係平衡的又一呈現。

印度視「中」為複雜挑戰

 不過,印度雖與大多數國家增進外交往來,中共卻是唯一例外。自2020年6月,中共和印度爆發邊境衝突,且互有人員傷亡後,印方始終認為北京當局多次違反雙方達成的邊境管理協議,不斷向爭議地區增加軍力威脅印度。即使印方期望與中共維持良好關係,雙方軍事對峙3年來也一直保持溝通管道開放,但亦認為,除非邊境地區實現和平,否則無法在局勢不正常的情況下,推動與中共關係正常化;北京則經常呼籲印度將邊界問題置於雙方互動的「適當位置」,實則是缺乏充分基礎、不切實際的主張。

 印度對與「中」關係的立場在於,必須將相互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作為確保雙邊關係平衡基礎,領土主權問題即為其中關鍵,印度正採取必要措施,以防止邊境地區現狀遭中共單方面破壞,並視此為極為複雜的特殊挑戰;是以,莫迪在7月5日主持的第23屆「上海合作組織」元首視訊峰會上發表《德里宣言》,儘管闡述成員國對當前國際情勢看法及合作構想,卻是唯一未在《宣言》支持中共「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印方並以提倡相互尊重主權、領土完整,與不使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等《宣言》內容,暗批中共對印度的侵犯及軍事恫嚇。「中」印關係若要回復過去平穩狀態,還有很大的磨合空間。

印度仍將堅守獨立外交

 除俄羅斯外,國際民主陣營國家拉攏印度,自有為抗衡中共強勢對外擴張、意圖改變既有國際秩序規則的用意存在,即使是俄國,其努力鞏固與印關係,亦有平衡中共影響力的潛在意義。對國際社會而言,印度居世界第一的人口規模,隱含在勞動與消費市場的龐大利益,是中共以外,全球經濟成長動能重點寄託;加上地緣戰略位置,使得印度被視為能在印太地區牽制中共,維護區域穩定的重要堡壘。

 隨近年印度與「中」關係不睦,長年仰賴的合作夥伴俄羅斯又深陷戰爭泥淖,連帶拖累印度維持俄系武器裝備操作,使印度開始與西方國家接近,包括在軍事方面參加諸多和美國盟邦的演習、擴大採購美系軍備、共享情報,以及在外交方面傾向與國際民主陣營接近的立場等。

 不過,印度從1950年代,首任總理尼赫魯提出「不結盟」概念,表示在國際事務上,除非與印度利益直接相關,或可發揮強大影響力,否則就不應干預他國爭端,成為印度外交政策思維原則。如同和Qaud這些理念相近國家合作,印度明顯出於自身安全利益考量,新德里也很謹慎的與華盛頓維持夥伴關係,而非盟友,顯示獨立自主仍是印度的外交政策;揆諸印度既身處「中」、俄主導的「上合組織」、「金磚國家」架構內,同樣也是Qaud夥伴,而既與美、日等國強化軍事合作,卻也持續增購俄國原油,甚至與俄洽簽自由貿易協定,都是印度「不結盟」理念根深柢固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政府與學界已有是否應維持「不結盟」政策的討論。支持者認為印度仍有很多限制發展的結構性因素,應保持對外關係平衡,獲取最大利益;質疑者則指出,「不結盟」若過於僵化,恐傷害印度長遠利益。新德里政府漸以「自主外交」取代「不結盟」的說法,其用意更顯微妙。

 實際上,印度無論是與美、日、歐結成安全夥伴,抑或繼續增進和俄羅斯的能源、經貿合作,都是為提升本身戰略利益,這也是無可厚非的國家外交政策選擇;可以確定的是,藉由此立場,印度不僅從各方取得雄厚資源,更推升在國際政治、地緣戰略上的地位,在可預見的未來,印度或將成為平衡外交的經典案例。

(作者為國防大學戰略所教師)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