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9/21 

國際瞭望

【國際瞭望】尼日政變 牽動西方與俄在非交鋒
 尼日遭推翻的總統貝佐姆(左)與法國關係良好,曾於2021年赴法訪問。 (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胡敏遠

 今年7月26日,西非尼日共和國由總統衛隊首長查尼結合軍隊將領所發動的軍事政變,推翻2021年甫上任總統貝佐姆,並將其軟禁於總統官邸。查尼隨即掌握各級機關、控制新聞媒體,對外宣稱被貝佐姆無法治理國家,造成國內恐怖組織氾濫,對社會與人民帶來極大動亂與不安;他任命自己為尼日全國「政治委員會主席」,以此掌握政權。

 尼日原為法國殖民地,1960年獨立後,仍與法國在軍事、金融及能源等領域,保持緊密關係。長期以來,法國對尼日策略維持著殖民時期宗主國的地位與優勢,尼日各屆政府與法國關係緊密,發動政變者大多會以「推翻親法政權、照顧人民福祉」為訴求。尼日當今發生軍事政變,表面上是一場殖民國家向宗國政治抗爭,實際上是一場內部權力鬥爭;差別的是,外部勢力正蠢蠢欲動。法國計畫利用這場政變,再次奪回原屬於自己的利益;俄羅斯企圖驅除法國勢力,擴大本身在西非的影響力。因此,尼日政變實際上是西方國家與俄羅斯在非洲的大國競爭,實值深入觀察。

金融治安能源皆依賴法國

 尼日為西非大國,也是西非經濟共同體成員國,國土面積達12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2000萬人,地大物博,擁有豐富能源儲藏,包括石油、磷酸鹽、煤、錫、鈾、黃金及鑽石等,其中鈾礦藏量更居全球第4,提供全歐洲4分之1的使用量。尼日雖擁有豐富能源與礦產,人民卻生活在困苦與饑餓的窘境之中。根據聯合國統計,尼日是全球192個國家中,排名倒數第3不發達國家,全國GDP僅152億美元,人口中有60%百姓生活在貧窮線以下,每日生活費不足2.5美元。法國與尼日因簽訂永久礦產開採契約,尼日重要礦產多交由法國開採,且以銷售法國及歐盟國家為主,尤其尼日外匯規定必須儲存在法蘭士銀行。可見,法國對尼日保有礦產的開採權與金融的控制權。

 值得重視的是,尼日南方靠近非洲大撒哈拉大沙漠北部邊緣地帶的薩哈勒地區,為全球最荒涼且是多種族居住地區,因窮困及鞭長莫及的各國管轄問題,茲生國際恐怖主義在此地擴大與發展。恐怖組織對尼國造成極大的迫害,根據尼國官方資料顯示,去年死於恐怖攻擊的民眾高達539人,而尼國軍警憲人數僅5萬多人,實不足以維護如此龐大地區與鎮壓恐怖組織,在治安與反恐方面,必須依賴與法國合作。因而,法國在尼日長期駐軍,亦藉此控制著其各個重要礦產生產地。綜言之,尼日金融、治安與能源發展都須依靠法國,因而產生出對法國的倚賴。

局勢不穩 武裝叛亂四起

 尼日發生軍事政變,讓鄰國擔憂不穩定局勢將擴散於非洲撒哈勒地區。因為繼馬利與布吉納法索之後,尼日是為該地區3年來又一個遭軍事奪權的國家。惟尼日局勢的影響並不止於撒哈勒地區,對世界政局也有影響。首先是武裝叛亂四起,尼日本是撒哈勒地區所剩無幾的民主政體,而西洲近期武裝暴力頻傳,原本相對穩定的尼日,如今遭軍方奪權,西方各國不禁憂心穩定局面瀕臨瓦解。

 尼日設有法軍與美軍基地,兩國軍隊在當地協助打擊「博科聖地」與「伊斯蘭國」(IS)恐怖組織;發生政變後,各該組織趁勢作亂,暴力襲擊增加,外界擔心尼日也將變成恐怖組織溫床。

 因此,尼國政變發生後,西非經濟共同體(西共體)立即發表對尼國政府的關心,要求查尼須立即釋放總統,以維持尼國憲政運作。法國、歐盟與美國也同時發表對尼國軍方的嚴重警告,揚言不排除發動軍事干預。相對的,馬利、布吉納法索、幾內亞與北非的利比亞,則表示支持發動政變的軍方。一時之間,形成2個對立的國家團體;西方國家與西共體對抗原法國殖民國家,雙方不斷強化軍事對峙與犀利的唇槍舌戰,讓尼日政變成為一場宗主國與殖民國家的戰爭。實際上,是尼國內部權力鬥爭。

俄藉「華格納」勢力 趁虛而入

 值得重視的是,發動政變的軍方早在今年7月即與俄國「華格納集團」接觸,受到該傭兵組織故首領普里格津支持,「華格納」向查尼提供僱傭兵服務,普里格津也一再表示支持尼日政變,宣稱他是「尼日人民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戰鬥」,並稱「華格納」將在恢復尼日社會秩序和摧毀恐怖分子方面,做得比法國或美國軍隊還要更好。可見,尼日政變的預先規劃與後續發展都與俄羅斯有關。事實上,俄國早就利用「華格納集團」滲透到非洲中西部國家。由於俄國可提供武器、金援給反叛政府團體,因而政變後的國家,大多受騙上當而接受俄羅斯介入其國家治理。如今,普里格津死亡,俄羅斯已掌握「華格納集團」,並藉其在尼日擴張其影響力。

歐美各國不排除軍事打擊

 尼日是法國在西非最重要、也是最後一個軍事基地,法國與美國都在尼日擁有駐軍及軍事基地。面對政變,法、美國都實施「撤僑」但「不撤兵」策略,同時利用西共體、歐盟及聯合國作為宣傳媒體,強調叛變行為是俄羅斯發動的政治陰謀,政變團體都受「華格納集團」支持。法國甚至認為俄羅斯利用尼日作為統治西非地區的跳板,要求俄國勢力及幕後黑手應該立即離開尼國。

 另外,法國、美國及西共體中反對政變的國家(主要以奈及利亞為主),已在尼日邊境地區部署「干預部隊」,準備對查尼統治的新政權發動軍事干預。但是,西方國家若發動軍事行動,必然會引發流血衝突,因而仍決定在聯合國的呼籲下,進行以外交斡旋。一旦狀況對法國不利時,歐美國家不排除發動軍事打擊叛軍。

和平手段為解決最佳之道

 尼日軍事政變是一場尼國高層的權力鬥爭,也可視為俄羅斯與法國(歐美國家)在非洲地區的大國競爭。可悲的是,衝突一旦爆發,死傷的仍是尼日或西非國家的人民與軍隊,因而採取和平手段進行對話,仍是解決當前衝突最佳策略。

(作者為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