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0/14 

社論

【社論】拒絕菸檳誘惑 確保健康維繫戰力

 近年來,全球菸害問題日益嚴重,已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各國政府關切的重大議題。根據WHO的數據,菸草每年造成逾800萬人失去生命,在我國,每年約有2萬5000人死於吸菸,並有近3000人死於二手菸害,平均不到20分鐘,就有1人因菸害而失去寶貴生命。菸害防制,刻不容緩。

 我國早期即實施各種菸害防制措施,包括設定禁菸場所、菸品廣告規範、菸害教育等,並於2002年引入《菸酒稅法》,開徵菸品健康福利捐,專款用於菸害防制工作的推動。隨著時間演進,《菸害防制法》也進行多次修正,期能更臻完善,與國際接軌。

 上述菸害防制的努力,在數據上已展現具體成果。據統計,18歲以上成人與青少年吸菸率皆大幅下降。然而,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電子煙和加熱式菸品的興起,再次影響菸害防制工作,特別是青少年容易被外觀看似新潮、科技感的產品吸引,不自覺地踏入尼古丁的陷阱。

 為有效控制菸害,政府今年再次修訂《菸害防制法》,將電子煙完全禁止,並且提高吸菸年齡限制,亦對新型菸品實施更嚴格的管制。與此同時,世界各國也積極努力實施菸害防制,期能終結此一公共衛生的大敵。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教授提出「菸草終局」的菸害防制理念,目標為終止使用菸草。有效的菸草終局策略包含兩項要素:使菸草使用率趨近於零的明確計畫;訂定達成目標的日期,建議在20年內達成。紐西蘭、英國、加拿大等國家都已提出菸草終局之策略和目標(吸菸率低於5%),從降低吸菸率到強化戒菸服務,為世人的健康把關。

 我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通過的《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精神修訂《菸害防制法》,彰顯我國致力與國際接軌,共同為全人類健康努力的決心。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的科學研究,證實菸草對健康的危害,吸菸行為也是多數國家死亡的首要原因。對此,國民健康署自2004年開始,以具代表性的抽樣方式監測國人吸菸行為,制定相關政策。調查顯示,我國從2008年的21.9%吸菸率,到2022年大幅減少至14.0%,降幅高達3成,防制成效可見一斑。

 然而,相關調查也指出,近年來電子煙和加熱菸的使用率逐年上升,主要使用者多為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不過,無論是出於好奇、避免身上有菸臭味、或是受朋友影響,這些理由都不能掩蓋其對健康的潛在威脅。事實上,電子煙等產品並不比傳統菸草安全,均含有可導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嚴重健康問題的化學物質。

 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於成年人的吸菸率下降,家庭二手菸的暴露率仍高達28.9%。自2008至2022年的統計顯示,在室內公共場所的二手菸暴露率,已從27.8%顯著降至2.9%,顯見禁菸法令確實頗具成效。

 此外,嚼檳榔與嚼食含有菸草的檳榔,均有致癌風險,並以口腔癌、咽癌和食道癌為多。目前口腔癌已成為我國青壯年男性的主要癌症之一,檳榔則是導致口腔癌機率及死亡率的最大隱憂,相關資訊宣導多年,卻仍是公共衛生領域的巨大挑戰。

 檳榔是許多男性進入職場後才開始嚼食的,研究指出,可能是因為工作壓力、人際互動,或是被誤認為具有提神的作用。調查發現,18至29歲男性的嚼食率只有2.7%,但進入30至39歲時,大幅飆升至8.6%。此一數據的增加,凸顯年輕人進入職場後對檳榔的需求,以及是否了解檳榔對健康的危害。

 根據國健署的調查報告,每年逾8000人罹患口腔癌,其中,超過半數都有吸菸和嚼食檳榔的雙重不良習慣,二者都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其危害性是無庸置疑的。為了有效防範,政府採取多管齊下策略;首先,特別針對青少年和年輕族群進行宣導,此年齡層與國軍官兵年齡層重疊,希望在他們尚未養成嚼檳榔習慣前,就能認識其中風險。再者,對已有嚼食習慣者,提供更多的資源協助戒除,具體作法包括戒除課程、諮詢,或是藥物協助。

 綜言之,為了真正改變人們的行為和觀念,政府各部門將持續進行公共衛生宣導,並結合社區、學校、企業和媒體的力量,共同推動菸害暨檳榔防制。透過不斷地努力和政策調整,全民反菸拒檳,達成「健軍衛國」之目標,迎向健康無菸檳的未來。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