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08 

國際瞭望

【國際瞭望】拜習會各取所需 雙邊關係未穩
 美「中」政府高層展開會談,並在部分議題達成共識,但雙方競爭關係仍未解。(達志影像/美聯社)

◎呂學仁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11月15日,在舊金山費羅麗莊園舉行會談,就兩國關係、軍事交流、經貿、人工智慧(AI)、毒品、民間交流、區域熱點等議題進行討論。

 在毒品管制上,芬太尼(Fentanyl)為一種類鴉片止痛劑,美國去年有超過10萬人因為藥物使用過量身亡,其中3分之2死因,與芬太尼或類似的合成藥物有關。在美國前任總統川普時期,美「中」達成協議打擊毒品猖獗問題,北京2018年底,同意打擊芬太尼成品及其部分前體的運輸。

北京承諾打擊芬太尼

 美國緝毒局(DEA)指出,芬太尼的強度比海洛因強50倍,雖然中國大陸在2019年將之列為禁藥,但墨西哥販毒集團仍大量使用來自中國大陸的原料製造芬太尼。

 鑒於中國大陸是全球芬太尼非法貿易主要來源國之一,若要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與中共當局的合作至關重要。在「拜習會」中,北京承諾打擊芬太尼,會後,中共官方宣布多項舉措,展現合作解決的意願,包括要求中共化工公司減少向拉丁美洲與其他地區運送芬太尼生產原料、恢復與國際資料庫分享涉嫌販運的資訊,是3年來,中共首次恢復向國際麻醉品管制局回報資訊。

 去年8月,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臺後,中共惱火之餘,在臺海周邊舉行軍演,臺海緊張局勢再度引發國際關注。此次「拜習會」中,拜登明確回應,美國長期立場是維持臺海和平穩定現狀,並呼籲中共尊重臺灣的選舉進程。拜登在會後記者會上強調,美國與中國大陸處於競爭關係,他的責任是讓雙方關係變得理性,並且能夠控管,而不至於發生衝突。

 拜登強調,美國支持一個自由、開放、互聯、繁榮、安全和有彈性的印太地區,重申美國捍衛印太盟友的堅定承諾,強調美國對航行和飛越自由、遵守國際法、維護南海和東海和平與穩定,以及朝鮮半島完全無核化的持久承諾。

 習近平則否認有對臺灣採取軍事行動計畫,並呼籲美國停止對臺軍售、支持和平統一。根據美方會後聲明指出,針對習近平停止對臺軍售要求,拜登並未直接回應;至於習近平的統一宣言,拜登則重申反對任何一方單獨改變臺海現狀。

恢復軍事高層溝通 避免衝突

 雖然雙邊對臺海議題各說各話,但仍有成果,包括恢復兩國軍事高層溝通、國防部工作會晤、海上軍事安全磋商、兩軍戰區指揮官通話等。雙方之間也同意開設溝通熱線,直接撥打電話,對方就能立即接聽,期盼可避免擦槍走火。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將在中共任命新的「國防部長」後,與其會面。

 去年11月,拜登和習近平在峇里島出席G20峰會期間單獨會晤,當時重點是烏俄戰爭,2人達成反對俄國在戰爭中動用核武的重要共識。今年「拜習會」前,以色列與哈瑪斯爆發軍事衝突,美國呼籲「中」方採取調停行動。

 針對這2大區域衝突,拜登重申,美國攜手全球盟友和夥伴,將繼續支持烏克蘭抵禦俄羅斯侵略;在「以哈戰爭」上,美國支持以色列對抗恐怖主義的權利。不過,「中」方聲明則隻字未提烏克蘭及以色列,僅簡述,兩國將共同承擔大國責任,解決人類社會的麻煩,離不開大國合作,美「中」應做表率,加強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協調合作。

經貿議題仍各持己見

 美「中」在經貿議題上也是各持己見。習近平對美國圍堵中國大陸的晶片發展表達不滿,指控美方在出口管制、投資審查和單邊制裁方面,不斷針對中國大陸設限,嚴重損害「中」方利益,壓制中國大陸科技就是遏止中國大陸高科技發展,剝奪中國大陸人民的發展權;希望取消單邊制裁,提供中國大陸企業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

 拜登則關切中共不公的貿易手段、非市場經濟行為與對美國企業的懲罰性舉措,這些做法傷害美國工人和家庭。拜登強調,美國將持續採取必要行動,以防止其先進技術遭濫用,或損及美國國家安全,但不會過度限制貿易和投資。

 習近平2012年掌權時,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還有7%,之後便不斷下滑;2018年,美「中」貿易戰爆發後,跌到只剩3%;近3年更受到新冠肺炎打擊,經濟發展持續下滑。

 1990年代,日本是美國貿易戰的對象,此後,日本經濟陷入泡沫化,經濟專家憂慮中國大陸經濟恐步入日本後塵,走向「經濟停滯的10年」。美「中」之間緩和雙邊緊張局勢,讓習近平可以更加關注經濟問題,並有機會吸引漸漸退出中國大陸的外國投資人。

緩和緊張 美仍視「中」為威脅

 對美國而言,此次「拜習會」有兩大成果,一是「中」方協助打擊芬太尼毒品氾濫問題,另一是恢復軍事對話,去年8月,裴洛西訪臺後,中共切斷了與美國之間的軍事對話。儘管美「中」都歡迎化解緊張關係,但依舊無法改變美國視中共為威脅的事實。

 去年11月,峇里島「拜習會」後,美「中」關係看似可望和緩,但3個月後,爆發中共間諜氣球飛越美國上空蒐集情報,拜登下令軍方將中共間諜氣球擊落。由此可知,中共仍難脫窮兵黷武的本質,民主同盟國家需要團結合作對抗獨裁政權,捍衛民主成果。

(作者為臺灣戰略學會研究員)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