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06 

副刊

【浮生拾趣】鞭炮炸響迎新春

◎林疋愔

 還記得小時候,每逢特殊節日,父親總會開車載著全家人到城市裡看焰火,能抬頭看天頂的彩色花火,那是頭等幸福的事。在鄉下只要有地上的鞭炮可放,就足夠讓我們開心好幾天。

 我曾聽叔叔說過,鞭炮之所以叫鞭炮,是因為要在視覺和聽覺上狠狠地抽上一鞭,才能嚇跑襲擊村民的年獸。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鞭炮除了以形命名,更是一種對五感的詮釋,煙霧瀰漫,濃厚的煙硝味,是喜慶、激情、警告和震撼。平常時日聽到鞭炮聲,代表有嫁娶喜事,只有在這個時候,家家戶戶此起彼落聯手放鞭炮,高調揭開新的一年。

 我們村裡的習俗,在除夕當天早上,所有親戚會聚集到大伯家,輪流到祖先牌位前祭拜。祭拜完便至庭院前的空地點燃一長串鞭炮,熱熱鬧鬧地告訴祖先:兒孫們都回家了!祭祖儀式循環三次,上香三次,放三串鞭炮,負責點鞭炮的大哥哥們高興極了,年紀較小的娃娃們捂著耳朵在旁既緊張又期待。大年初一清晨,推開廳門一道門縫,在門檻上掛上一小串鞭炮,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象迎新春,新的一年正式開跑。

 前夜酒足飯飽手拿壓歲錢,這一覺美好有如冬眠。有的孩子還在夢鄉裡不願醒來,有的一聽到響炮聲連忙跳下床穿新衣,準備跟著大人走春拜年去,好再多要幾個紅包。隨著年歲增長,那種裹著棉被享受賴床的安逸時光愈變愈短,心境也愈來愈複雜。我開始跟著母親到廚房幫忙,才知道小小空間裡除了擠滿了雞鴨魚肉和各式蔬果,姑姑嬸嬸們各司其職,洗菜、切菜、滷肉、煮湯,忙活的聲響可不亞於前院炮竹與嬉笑聲。

 除了習俗和祭祀需要的大鞭炮,還有給孩子們拿在掌心的沖天炮、甩炮、仙女棒,噴出絢麗火花的水鴛鴦,在地上旋轉爬行的蛇炮,視人數和年紀多寡斟酌鞭炮的類型和數量。有些孩子專門撿拾未爆的鞭炮,把炮紙一層層剝開,收集裡頭黑色的火藥,再重新包裝成一顆大炮。還有些哥哥姐姐膽子特別大,一連拿好幾支沖天炮裝進罐子裡,點了引信往空地扔,劈哩啪啦,連環碰碰碰好幾聲,大概正想像自己是爆破小隊成員在丟手榴彈吧!總之是歲末放到年初,炮聲隆隆,把村子震得暖烘烘的。

 母親說過年就是要有大大小小的連炮聲才熱鬧,小年夜拜天公要有炮聲,除夕早上祭祖要有炮聲,除夕晚上圍爐後一起辭舊歲,也不能沒有炮聲,初一早起走春更要用炮聲迎新年。爆竹節節爆破,煙火從地上升至空中,一下子就灰飛煙滅,只剩紅彤彤的紙糊炮頭還留在原地,孤零零地望著憑空消失不見的身體。年假過了一半,炮竹喧囂過的痕跡躲藏在偏僻的巷弄裡,猶見紅色炮花紙屑形單影隻,期待著明年再相見。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