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09 

寰宇韜略

【寰宇韜略】烏俄網戰攻防 探索未來衝突趨勢(下)
 烏國積極與西方政府、資安企業合作,設置備份系統與強化資安防護能量,有效挫敗俄軍網路攻勢。(取自微軟網站)
【寰宇韜略】烏俄網戰攻防 探索未來衝突趨勢(下)1
【寰宇韜略】烏俄網戰攻防 探索未來衝突趨勢(下)2

◎孫家敏(譯)

(接上文)

 在烏俄戰爭爆發前,西方基於遭俄國網攻慘痛經驗,加上烏俄國力差距顯著,因此多認為俄國不僅必然在入侵初期,發動大規模網攻、迅速癱瘓烏國網路、通訊與關鍵設施,還能在短時間內讓烏國軍政指管體系失能,引發社會混亂、動盪,進而全面瓦解抵抗能力。

 然而,隨著烏俄戰爭陷入僵局,俄國網路戰攻勢,顯然未收預期效果,凸顯西方對俄國的威脅或有高估。對此,報告則提出俄國先天戰略缺陷、烏國長期汲取經驗、西方大力援助支持等3項論點,直言應全面檢視戰略思想與戰術運用,才能客觀評估網路戰成效。

俄偏重短期成效 欠缺長期評估

 第一個焦點直指俄國先天戰略缺失,烏國未大規模癱瘓,即凸顯俄國戰前準備工作仍有不足,儘管歷次網攻造成短期破壞,但俄國似乎滿足於既有成效,並未針對烏軍對策與長期影響深入進行分析評估。

 其次,俄軍後勤與聯合作戰效能不彰,在網路戰層面似也存在問題。由於俄國動員多個單位同時網攻,而且代理人眾多,不僅協調作業費時費力,還可能面臨惡性競爭或非必要資源重覆。此外,俄國假訊息宣傳效果十分失敗,不僅低估烏國軍民抗敵意願,面對各種反彈與批評的步調也明顯遲緩,凸顯其宣傳系統效能不足。也有論點認為,俄國過度注重內部宣傳,因此還保留部分動能與資源,結果反而弄巧成拙。

烏國應對快速 文宣策略奏效

 第2個焦點則聚焦烏國改革成效,烏國自2014年烏東衝突後,便持續與西方合作,接受提升網路防禦能力培訓、援助,除強化資安措施、持續監控關鍵網路與提升決策效率外,同時還在烏軍總參謀部與情報部門下,增設資安單位與網路警察部隊,在俄國試圖癱瘓烏國網路之際,軍方也立即接管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ISP)設施,展現明快應對效率。

 此外,烏國曾於2021年5月,在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轄下成立「打擊惡意不實訊息中心」,其與政府單位和民間企業合作,持續追查、反制與應對俄國假訊息,而烏國總統澤倫斯基在開戰伊始,更公開矢言將留在首都奮戰到底,不僅振奮人心,更讓俄國假訊息攻勢不攻自破。

 再者,烏國也汲取歷次教訓,持續與民間機構合作,籌劃公民意識與教育課程,提升民眾媒體素養,同時制定一系列新法,加強應對俄國滲透行動。最後,烏國數位轉型部在戰爭爆發後,整合親烏駭客組成「烏克蘭IT軍團」(IT Army of Ukraine),持續鎖定俄國同性質目標,發動網攻反擊。烏國在社交平臺上的宣傳策略也極為出色,不僅塑造許多戰果、英雄事蹟與抗敵決心,更將戰場動態轉化為俄軍負面形象,贏得全球廣大支持。

西方政府與企業助烏度難關

 第3項焦點則指出,烏國政府除和民間企業建立合作網路,還爭取到西方政府與微軟、亞馬遜、Google、SpaceX等重要數位公司的支持,透過協助建立雲端備份資料、協助識別對手攻擊梅季、惡意軟體,並提供更先進的感測器、通訊與數據分析工具。報告還說,早在俄軍入侵之前,美國與英國即派遣網路戰小組赴烏提供技術指導,而開戰後,西方持續提供情資協助與專家諮詢的策略,也都讓烏國能建立有效的網路防禦措施,挫敗俄軍網路戰。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也直指烏軍與時俱進,開始運用人工智慧(AI)作為防禦工具,可望進一步對未來大國網路戰形態,提供至關重要的經驗與參考。

 儘管上述分析仍需更多證據才能驗證,但足以推論,俄國網路戰未在戰略層面獲致決定性效果,儘管網路戰能造成一定程度破壞,但仍無法直接瓦解對手作戰裝備與士氣,且成本遠較傳統武器更為昂貴,凸顯其效能非原先各界所預期。

 報告強調,各方在戰前確實高估俄國網路戰的威脅程度,不過烏俄雙方的網路戰形態與效能仍快速演變,難以遽然論定成效與影響範圍。在此同時,西方也必須慎防犯下「鏡向錯誤」,即假定戰術純熟、擁有同等級的對手必然會與自身採取類似的策略與能力,應客觀檢視各種因果關係、持續審慎評估俄國與其他對手的未來策略與可能威脅。

 其次,儘管俄國的網路戰並未完全達成預期目標,在部分層面上更屢遭挫敗,但缺乏公民教育、法律知識,以及資訊管道有限者,仍然容易成為資訊戰的主要目標,相較於分析者多偏重於俄軍攻勢的整體效能,這些策略對特定群體仍可能發揮顯著效果,進而產生微妙但不容輕忽的影響。

 第三,俄國的網路戰攻勢未必著眼於衝突初期的戰略效果,而是有意訴諸長期消耗戰,瞄準烏國公眾對戰爭的評價與政府支持度,或是烏國與西方盟邦之間重要議題,如去年針對重型戰甲車軍援議題的爭議,即可能被俄國列入目標,透過不斷嘗試,進而產生長期負面影響。

 第四,儘管對於烏俄雙方網路戰的效能缺乏普遍共識,但這也代表網路戰的戰略與準則,仍然處於發展階段,因此,各界應從烏國卓越的防衛經驗中汲取教訓,透過長期的試驗、適應與學習、拓展公私部門合作,深植網路防禦能量。

 第五,專家對網路戰效能評估的分歧,凸顯現階段網路戰仍缺乏明確理論與客觀標準,存在著不同分析模式與資訊存取層級之間的落差,為能進一步探索效能,西方國家應持續根據經驗發展相關理論,為未來潛在的更大規模衝突預作準備。(完)

(譯稿來源:「美國海軍分析中心」研究報告)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