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11 

寰宇韜略

【寰宇韜略】美國安政策 應納氣候變遷因素(上)
 氣候變遷將對國家安全帶來衝擊,美軍應未雨綢繆,將其納入整體國防安全政策。圖為美軍C-130J運輸機裝載物資作業。(取自DVIDS網站)
【寰宇韜略】美國安政策 應納氣候變遷因素(上)1
【寰宇韜略】美國安政策 應納氣候變遷因素(上)2

◎孫家敏(譯)

 鑑於氣候變遷加劇,使各國面臨規模不等的經濟災損、糧食短缺、全球供應鏈與區域安全衝擊,美智庫「蘭德」(Rand)公司報告主張,美國政府應將氣候變遷因素,納入國家安全政策評估機制,並推動與盟邦簽署協議、調整長期投資、儲備物資與調整兵力部署規劃,及早未雨綢繆、應對突發危機。(編按)

 近年全球屢遭極端天候災害,凸顯氣候變遷已成為長期全球現象,不僅衝擊政治、經濟和社會體系,也牽動美國的國家安全。對此,「蘭德」報告聚焦於非傳統安全威脅的範圍與影響評估,並針對美國國防部與美國空軍部提出政策建言,俾使美國能及早為未來20年內潛在的氣候危機,提前預備因應措施。

 報告直言,氣候變遷最直接的特徵,可見於平均氣溫或降雨量等氣候基線(climatic baselines)的劇烈變化,以及對人類社會的衝擊。其與過往的乾旱、洪水、熱浪或風暴等災害規模,截然不同,不僅範圍涵蓋廣大區域甚至全球,發生頻率與災害強度更逐年增長,而其導致兩極冰川持續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與生物棲息地遭破壞等重大衝擊,更恐將引發糧食危機、人口遷徙,進而直接或間接造成全球性資源缺乏。甚至衍生社會紛亂或大規模衝突,因此,國家與社會的因應措施,也將對國家安全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人口流動壓力面臨挑戰

 氣候變遷帶來的第一項難題,是生存環境改變帶來的人口遷徙與流動壓力。由於貧窮國家不僅容易遭受極端天氣影響,同時也較缺乏經濟能力應對;因此,導致鄰近赤道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民眾,近年來大舉遷徙至北半球的已開發國家。然而,移民不僅對富裕國家帶來複雜的政治與社會挑戰,也使國家安全機構,面臨防堵非法移民、社會衝突等新興威脅的壓力。

 報告坦言,美國也面臨氣候變遷與國防安全支出之間的取捨與平衡難題,例如海平面若持續上升,將使佛羅里達州首當其衝,面對是否應投入大量資源維持生存環境;或放棄該州臨海區域,將大量人口往內陸區域移動的難題。無論哪一種選項,都將付出極昂貴代價。此外,美軍的基地、部署計畫與預算分配,也將面臨挑戰。

應對策略恐激化兩極對立

 第二項難題,國際雖已意識到極端氣候威脅,但應對策略,卻可能激化貧窮國家與富裕國家之間的政治與外交緊張。人類的經濟活動,如大規模砍伐森林、消耗化石燃料,以及農業工業化,皆是加劇氣候變遷的潛在原因。然而,研究顯示,排放量與經濟活動存在一定程度的負相關,即便絕大多數貧窮國家的排放量遠低於富裕國家,卻必須直接承受氣候變遷造成的嚴重影響。

 根據1751年至2017年累計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統計數據,歐洲國家是歷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最大消費者,其次是美國,第三則是中國大陸。但隨著中國大陸近年排放速度快速增長,預計到2050年代,其碳排放量將超過美國和歐洲,位居第一。

 報告認為,相較於碳排放量前段國家,貧窮國家則更加缺乏經濟能力應對氣候變遷。因此,2022 年11 月,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的第27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中,各國代表已取得共識,同意設立「損失及損害基金」(The Loss and Damage Fund),研擬向最易遭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國家提供財政援助,作為緩解部分不平等問題的第一步;但是,各國對負擔財政資源比例,迄今仍未達成共識,也成為一大隱憂。

能源轉型 地緣格局震盪

 第三項難題,則是能源產業轉型造成全球貿易體系與地緣格局巨幅震盪。回顧過往,20世紀初在中東、北美和高加索地區發現大量石油蘊藏,可說是決定今日地緣政治版圖重要濫觴,石油不僅是現代經濟關鍵動力,其供應規模,甚至足以左右各國經濟與軍事能力。

 然而,隨著國際社會逐步意識到氣候變遷與人類活動的相關性後,各國與社會也開始推動再生能源發展,試圖緩解氣候變遷的長期影響。然而,隨著世界逐漸步入能源產業轉型前期階段,未來太陽能、水力或風力能源設施,勢必將改採在地生產及運作機制,不僅將大幅改變現有國際貿易模式、造成國際能源貿易銳減,更恐導致經濟供應鏈、全球經貿體系面臨整體性的結構重組。

 此外,由於「乾淨能源」領域的科技產品極度倚重稀土材料,但中國大陸則是當前全球最主要的金屬和鋰等稀土礦藏供應來源。隨著全球對乾淨能源的需求與日俱增,中共當局勢必也將因此掌握更多主導權,甚至藉此箝制西方軍事科技與供應鏈,意圖削弱美國軍事能力,其威脅不可小覷。

 報告主張,鑑於未來氣候難民將持續增加,人口遷移與資源分配將成為美國當務之急。因此,美國國家安全決策研究人員,必須積極掌握特定國家的人口流動現象,並研擬為其尋找具備政治、經濟和社會應對能力的主要接收對象,同時,美國空軍部則應優先評估氣候難民的影響,並針對全球各處基地擬定因應措施。

 此外,近年來各界希望運用先進科技推動整體性地球工程發展,透過在大氣中植入反光材料、減少地表吸收的太陽熱量,以及從大氣中提取並儲存二氧化碳(即碳封存),設法舒緩氣候變遷的影響,雖然這些新科技目前仍然未臻成熟,但也不排除未來將對現有軍事科技構成影響。各國在各自特定環境的不同優先順序與應對措施,也可能導致集體合作上出現重大分歧。(待續)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