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3/22 

戰史回顧

【戰史回顧】突破齊格菲防線 萊茵蘭戰役奠勝基
 美國士兵越過齊格菲防線。(取自維基百科)
【戰史回顧】突破齊格菲防線 萊茵蘭戰役奠勝基1
【戰史回顧】突破齊格菲防線 萊茵蘭戰役奠勝基2

◎温培基

 前言

 盟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殲滅萊茵河左岸德軍並奪取右岸登陸場,於1945年2至3月發動萊茵蘭地區戰役。盟軍統帥艾森豪將軍計畫,由英國蒙哥馬利的部隊率先突破進入下萊茵蘭地區,藉以形塑盟軍渡越萊茵河作戰的有利態勢。以下就戰前情勢、盟軍作戰構想、作戰經過與檢討評析,分述如下:

 戰前情勢

 1945年1月18日,德軍為阻擋科爾馬作戰盟軍攻勢,損失第189步兵師所轄第19集團軍,大部分來不及渡河過橋的部隊,遭受約2萬餘人的嚴重損失。

 1945年1月,德軍發動代號「北風行動」的一連串反擊作戰,試圖扭轉戰局。在盟軍逐次逆襲,歸復陣地後,迫使德軍退回國內本土。阿登反擊作戰結束後,德軍損失近10萬餘人及大量裝備,加上後勤補給不繼之窘況,處境雪上加霜。

 1945年2月3日,美軍出動近1000架B-17轟炸機,對柏林進行猛烈轟炸,徹底摧毀德國的抵抗意志,間接加速二次大戰的結束。

 1945年2月11日,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以及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史達林,召開雅爾達會議,會議結果,蘇聯決定對日宣戰,使美、英、蘇得以一致對軸心國作戰。

 盟軍作戰構想

 盟軍以殲滅萊茵河左岸萊茵蘭地區德軍為目的,以第21集團軍群(司令為英軍蒙哥馬利元帥,轄加拿大第1集團軍、英第2集團軍和美第9集團軍)、第12集團軍群(司令為美軍布萊德雷中將,轄美第1、第3集團軍),和第6集團軍群(司令為德弗斯中將,轄美第7集團軍、法第1集團軍),從奈梅亨至卡爾斯魯厄一線發起進攻,突破齊格菲防線,殲滅萊茵河左岸德軍,伺機在右岸建立登陸場,以利後續渡越萊茵河作戰。

 作戰經過概要

 2月7日,美軍第1集團軍左翼首先發起進攻,但未能奪占魯爾水壩。德軍趁機打開水壩,造成河水氾濫,美軍第9集團軍被迫延遲進攻。

 2月8日,加拿大第1軍團於空中轟炸與砲兵轟擊後,開始進攻,最初進展神速,但通過氾濫區時速度變緩,加上美軍第9集團軍攻擊延遲,致德軍得以集結兵力應付加拿大軍。

 2月22日,盟軍出動戰機數萬架次,支援美軍第9集團軍之攻勢。

 2月23日,美軍第9集團軍發起進攻,渡過魯爾河向威塞爾推進。德軍防線崩潰,撤至萊茵河右岸,並炸毀所有橋樑。

 2月26日,加拿大軍再次進攻,3月4日進抵蓋爾登,與美軍第9集團軍會師,迄3月10日占領克桑騰。

 3月1日,美第9集團軍占領羅爾蒙德。

 3月2日,抵達杜塞道夫南北之萊茵河岸。美軍第1軍團在第9集團軍之右翼,於德軍頑抗下前進,3月7日占領科隆,同日裝甲第9師搜索至以南之萊茵河,得知雷瑪根、魯登道夫橋樑完好,立即渡至東岸,占領橋頭陣地。

 美軍第3軍團於3月2日占領特里爾,迄3月9日,抵達柯伯崙茲附近之萊茵河,且於雷瑪根之東南,與第1軍團取得連繫。迄3月11日,萊茵河自雷瑪根起至科布倫茲止,其西岸全被盟軍控制。

 3月3日,第12集團軍群攻勢進展迅速,3月7日進抵萊茵河畔科隆至科布倫茲一線。同日,美軍第1集團軍奪占橫跨萊茵河的雷瑪根橋,並迅速鞏固右岸橋頭堡,至3月16日,所屬3個軍均進抵右岸。

 3月13日,美軍第3集團軍向沃爾姆斯、美因茲方向發起進攻,迂迴齊格菲防線,掩護美軍第1集團軍右翼。

 3月15日,美國第7集團軍向齊格菲防線發起正面進攻,進展甚微。

 3月20日,美軍第3集團軍占領沃爾姆斯美因茲,德軍G集團軍群面臨被合圍的危機,被迫從萊茵河撤退。

 檢討與評析

 指揮靈活 發揮作戰效能

 李德哈特所著《間接路線》指出,戰略擬定整個戰爭的計畫,確定整個軍事行動進程。戰略是最高統帥的科學,戰術實現戰略計畫,是各級指揮官的藝術。

 盟軍得以獲得最終勝利,並非完全依靠數量龐大的空中優勢。勝利考驗的是,雙方各級指揮官的指揮能力,與士兵的戰鬥意志與技巧。如何有效部署戰力和使用有限的支援部隊是關鍵,其次才是機械化部隊支援步兵的能力。戰爭行動需要一套運作出色的指揮系統,指揮系統運轉是否順暢,關係到作戰意圖能否轉變為實際作為,是部隊存續與攸關生死的重要因素。

 盟軍統帥艾森豪在萊茵蘭戰役中,以6個星期的時間占領整個萊茵河,足證其指揮盟軍在西線作戰中,不僅制定了縝密的作戰計畫,並結合戰場景況,下達一個接一個連鎖行動的命令,出色的指揮是此次戰役獲勝的關鍵。

 反之,德軍依然存在著「征服者心理」,害怕失去已征服的領土而難以自拔。繼「北風行動」後所產生補給不繼的不利條件下,希特勒對倫德施泰特下達堅守陣地之命令,選擇背水決戰,最終不但無法阻止盟軍攻勢,未能保全僅有裝甲部隊,致德軍逐漸走向潰敗之路。

 完善計畫 勝敵益強

 約米尼在《戰略論》戰略論有云:「戰場戰略的經營,必須根植於戰爭前的規劃,所以求知極為重要。必須在地理環境上有良好的情報,才能對未來可能的作戰區域有深入的了解」。盟軍為渡越萊茵河,其作戰計畫在數月前已擬定,架橋作業與兩棲部隊亦在冬季加以訓練,故能迅速在萊茵河下游與中部占領寬廣之橋頭堡。

 德軍據守萊茵河防禦,其正面約有五百英里,欲處處有足夠之兵力,以摧毀盟軍渡河企圖,實非易事。德軍各部隊多已破碎不全,盟軍卻擁有龐大之兵力,計有88個戰力堅強之師,故在未渡河之前雙方優勝劣敗,已極為明顯。

 掌握制空權 開創勝機

 《孫子兵法》〈軍形篇〉有云:「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侍敵之可勝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盟軍空軍完全掌握了制空權,且航程涵蓋德國境內國土,因此,盟軍轟炸機無論襲擊德國任何地方,都有戰機護航。由於航程短,轟炸機在作戰中發揮深遠效能,盟軍地面部隊在空中掩護下,以縱深同步的作戰方式,使德軍無力抵抗。

 結語

 美軍第1集團軍在此次作戰中占領雷瑪根附近之橋頭堡,對盟軍爾後之渡越萊河與在中歐作戰,關係極巨。該橋頭堡造成盟軍對德國心臟地帶一個嚴重威脅,成為後來美軍發動最後攻勢之跳板。 

 盟軍在萊茵蘭戰役後,即全線突破齊格菲防線,肅清萊茵河左岸德軍,俘虜德軍25萬人,並在右岸建立起戰略登陸場,為進軍德國奠定有利形勢。

(作者為國防大學教官)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