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4/04 

社論

【社論】清明節慎終追遠 實踐孝道精神

 明天是清明節,國人在這個日子總是會藉由掃墓、祭祖等活動,表現對先人的追思。這代代傳承的習俗,是我國文化中慎終追遠精神的體現,若將其置於現代環境脈絡,此一傳統呈現出來的其實是一種和諧的代際關係,是非常珍貴的文化資產,可以解決許多現代社會面臨的問題。就此而言,當國人以虔敬的心情迎接清明時節,也適可讓我們反思當今社會的現象。

 清明節慎終追遠,展現出的是後人對先人的感恩與崇敬,而此一情感係建立在先人對後人的養育與照顧之上。後人感念先人遺澤,故以掃墓、祭祖等形式表達內心追思。這構成先人與後人的代際關係正循環,此種良性循環是代際正義的基礎,也成為一個和諧社會必具的條件。簡而言之,欲構建一個和諧社會和良性的關係,前人必須為後代人的福祉著想,而後代子孫也因而對前人的貢獻心懷感念。明瞭此一良性互動,便可為當下面臨的問題尋求解答。

 首先是代際流動性問題,也就是代際財富的關聯性問題。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去年6月發布名為〈法國代際收入流動性報告〉,比較父輩和子輩的收入,發現兩者具有一定相關性。以法國為例,72%的子女與其父母收入差距不會超過20%。這種相關性在其他國家也看得到。

 一般來說,如果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地位和經濟收入高,子女與同輩比較,通常會占有優勢的起跑地位,導致社會財富分配不平等固化,破壞社會財富分配狀況的公平程度,此一情形若持續甚或惡化,恐導致社會不穩定。

 另一個代際問題,是不同世代的財富分配不均。根據「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統計,美國過去30多年出現一個明顯的社會現象,即老一代人積累財富的速度遠高於年輕一代。據統計,至2020 年底,嬰兒潮世代持有的家庭財富,占美國全部家庭財富的一半以上,超過千禧世代持有財富的10倍。此現象也出現在我國,約10年前的一項研究顯示,未滿30歲者的可支配所得,在民國88年為38萬元,至101年降至36.6萬元,同一期間中壯年世代的所得仍呈增加,但年輕世代的收入卻不及上一代。

 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很多,其中結構性因素,是社會和產業形態的變化。但無論造成的原因為何,此一代際問題若持續,就無法造就和諧的代際關係,且年輕人的士氣也會受到打擊,對未來失去信心,從社會發展角度看,此現象恐不利於社會進步,因此,各國都在尋求解決的方法。

 要解決此一問題,最重要的途徑是增加對教育的投資。這從我國古代社會的例子就可得到證明。雖然「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顯示我國古代社會階級僵固,但科舉考試制度卻給與許多貧寒子弟向上流動的機會,也足以證明教育是打破階級流動的關鍵機制,這也是我國當下所邁進的方向。

 以民國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為例,在教育與科學文化預算項目上,總共編列近5000億元,超過整體預算的18%,僅次於社會福利支出,顯示我國對於教育的重視。除教育外,稅制與社會福利政策,也能對縮小代際財富差距,並能對提高代際流動性產生重大作用,應從此一方面持續不斷精進。

 上述兩個代際問題,皆呈現上一世代的優勢,而與此相對的另一代際問題,是隨著上一世代年齡增長,在國家逐漸進入超高齡社會後,所產生的老年安養問題。如果上一世代透過教育的投資、對年輕世代福利的挹注,以及藉由稅制改革產生的財富移轉,改善年輕世代的生活條件,基於感恩崇德,年輕世代便應負起撫養上一世代的責任,這也是我國清明傳統內涵的價值。

 這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來看。一是私領域角度,子女與兒孫須承擔奉養長者之責,我國傳統孝道是實踐此一代際倫理的文化機制,這種機制充分呈現在清明節的慎終追遠習俗;另一是公領域角度,政府須有完善安養政策,我國早在民國69年就公布施行《老人福利法》,民國106年起更開始實施「長照2.0」政策。

 綜言之,我國清明傳統秉持崇德感恩、慎終追遠與孝道的精神,成功地融合了不同世代,也因而走向了和諧的代際關係。面對現代社會因為社會結構與產業形態變遷而產生的代際問題,我國的清明傳統提供了當代人解決的方案,這也是我們在紀念先人時,最重要的時代價值與意義。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