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06 

社論

【社論】持恆完備防疫措施 維護自身健康

 近期,國內傳染病疫情仍具威脅,全體官兵務須提高警覺,注重個人衛生安全。依各種傳染病數據,新冠肺炎上週與前3週病例平均數比較,增加約390例;猴痘自去年6月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後,累計確診128例病例;腸病毒健保門急診人次已連續5週超過年度閾值1萬1000人次(過去5週介於1萬1475至1萬3109人次);流感亦持續增溫,門急診類流感總就診人次上升至近7萬6千人次,高於前3年同期就診人次。

 各種傳染病仍持續威脅國人健康,為有效推動傳染病防治工作,官兵對於傳染病傳播原理,應有正確認知,才能有效自我保護。傳染病的傳播方式,可簡要區分為直接和間接傳染,前者包含直接接觸感染及氣膠散布,後者則有空氣傳播、糞口傳染、經物品傳播、母子垂直感染及醫源性感染。而國內近期的傳染病傳染途徑,主要有氣膠散布、空氣傳播、糞口傳染及經物品傳播等。

 所謂氣膠散布,以往較少聽聞,其係指某些病原體容易附著在黏膜表面,與黏膜纖毛上皮細胞的碎屑或分泌物結合,經由打噴嚏、咳嗽帶出飛沫形成氣膠,人們因而吸入病原體;由於氣膠顆粒微小,可暢行無阻侵入下呼吸道,造成感染。舉例來說,退伍軍人菌、天花病毒、SARS新型冠狀病毒,以及國內專家近年以空氣採樣測得之流感病毒與禽流感病毒,均屬於此類。要減少因氣膠散布傳染,須留意受汙染的床單不能隨意在空氣中抖動,受汙染的桌面、地面,也應先以消毒水擦拭後再清掃。

 空氣傳播類的傳染病具有5項特徵,包括傳染力強,發病率高;同一地可見第二波、第三波續發病例;春秋兩季或季節更迭、氣候不穩時,易爆發流行;兒童或免疫力低下者較易感染;環境擁擠及空氣不流通處將有助其散播,造成群聚。

 糞口傳染為經由受到汙染的食物或水感染,可細分為經水感染及經食物感染兩種。經水感染者包含霍亂弧菌、桿菌性痢疾、A型肝炎、退伍軍人菌等;經食物感染者,通常是食物中毒的主因,常見情形包括食物感染帶病微生物,如2006年美國菠菜遭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汙染;食品在加工或運送時遭到汙染,如美國麻州2007年爆發牛奶遭李斯特菌汙染;廚師本身為帶原者而在處理食物時汙染,如美國著名的瑪莉.馬龍案,曾造成53人感染傷寒,但其本身並未發病,經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為史上首位傷寒帶原者,因此又被稱為「傷寒瑪莉」。

 經物品傳播的途徑,好發於兒童或衛生習慣不良者,易經由汙染的手,再汙染如電話筒、門把、玩具、手扶梯、電梯按鈕、電腦等,間接傳染給他人。2003年SARS流行時,在我國醫院中的冰箱、飲水機按鈕上,均發現SARS新型冠狀病毒,是造成臺大醫院首度關閉急診的主因;而養成洗手習慣則是預防的主要方式。

 為防治各類傳染病,國防部軍醫局依中央相關指引,訂頒有相關應對與管制作為,包含疾病傳染途徑、潛伏期、可傳染、好發季節、密切接觸者匡列、管制作為及防疫提醒事項,各級官兵可按圖索驥,落實執行。例如新冠肺炎傳染途徑為飛沫接觸,潛伏期介於1至14天(多數為5至6天),發病前2天即可能具傳染力,無特別集中季節趨勢、確診者應自主健康管理0+N天,密接者應自我健康監測7天、密切接觸者匡列條件為同住親友/同寢室/辦公室/教室九宮格內(24小時內曾未戴口罩相處達15分鐘以上)、確診者前5日採居家休息(或營區區隔),後5日得返回工作場域/營區。

 國防部特別呼籲官兵,應深刻了解傳染病的傳播原理,提升自身公衛素養,才能做好傳染病防治。日常生活中,為減少氣膠傳播,應適當清潔和消毒受汙染的物品和環境;要降低糞口傳染和經物品傳播,則凸顯個人衛生習慣的重要性;在注意飲食安全之際,亦應從定期洗手、避免使用被汙染的物品著手,同時注意提高單位空氣流通,避免群聚,減少空氣傳播的機會。

 綜言之,傳染病防治不僅關乎個人,更是全體官兵共同責任。必須從提升公衛素養做起,正確了解傳染病的傳播方式,落實各種防疫措施;同時要重點關注軍醫局提供的相關訊息,並精確執行防治工作,以有效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維護官兵健康和國軍戰力。

:::

PDF電子報紙